第121章 国子监变法(2 / 2)
回避制、糊名制和誊卷制,这就是李治斟酌之下定下的三条规矩,若能做到这三点,即可杜绝大部分的科场舞弊。
果然,这三条一出,众举子皆是欢欣鼓舞,骆宾王更是眼睛发亮:“陛下圣明!我等心悦诚服!”
相比之下,国子监生徒及朝廷诸高官却是脸色微妙,暗暗叫苦。
他们其实心里也明白,世家大族之所以累世高官,并不是天生比别人聪明,而是他们垄断了教育资源,以及选官权利。
从汉代以来,不论是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还是科举制,大族名士皆可利用其漏洞,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牢牢把持着帝国的中上层。
若当真实行改革,这就意味着要将权利让渡到社会的中下层,寒门学子有了出头之日,时间一长,势必动摇世家们的根基。
但是陛下金口玉言,又当着众目睽睽,若此时出言反对,无异于成为众矢之的,是以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长孙无忌。
他位列三公,又是天子亲舅,有些话自然他说更合适。
在众多期待的视线下,长孙无忌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出面,“陛下,自隋代以来,科举制已通行多年,变法一事并无前例。”
“自隋代大业年间开始,之所以实行科举制,就是为了从下而上改革朝廷选人制度。不问出身,无论贫富,只看才学,让天下有才之士皆能一展抱负!”
李治这次意料之外的强硬,又占据了大义,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
众举子欢呼雀跃,山呼声久久不绝:“陛下圣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治看着他们,仿佛是看到了大唐官场的未来。
希望你们别让朕失望。
蝴蝶的翅膀扇动,这一天的国子监,成为了后来大唐政治风暴的起点。而在短短几年之后,这批举子中的许多人,都成了李治最坚实的拥趸。
回宫之后,李治叫来了裴五:“你出宫一趟,告诉刑三和傅九,差事办得很好,朕重重有赏!”
裴五笑嘻嘻地领旨,“丽竞门这些兄弟中,只有三哥和九弟长得文弱些,像个读书人模样,幸好没穿帮。”
“刑三的肩膀没有大碍吧?让他好好养伤。”
原来,这刑三和傅九都是丽竞门的暗探,也是李治找来的托,一个在礼部门口被砍伤了肩膀,一个刚刚在国子监负责煽动气氛。
等人都下去后,李治才褪下了平和的面具,难以掩饰的兴奋和激动。他在殿中来回踱步,想来想去,满宫里也只有萧筱能分享他这份喜悦。
他一刻都不想等,直接又去了承香殿。等萧筱听完了他做的所有事后,也是意外加佩服。本以为起码要等他彻底掌权,花上几年慢慢改革科举,没想到,他竟人为制造了一场舆论风暴,加速了改革的实施。
哪怕到了现代,每次一有高考舞弊,都能引发全国关注。盖因为那是普通人想实现阶层跨越,为数不多的敲门砖、登天梯。
李治正是利用底层民众的这种心理需求,反过来敲打了居庙堂之高的既得利益者。
绵里藏针,胆大心黑,再加上不要脸,狗男人真是天生的上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