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给霍氏集团指点迷津(1 / 2)
叶南则是喝了一口水,继续道:
“霍氏集团做地产很成功,可是限制于港府扶持其余三大家族和其它富豪的心思,因为霍爷爷您经常帮助内地,港府那边害怕您赚着港岛的钱,最终全部贴给了内地。”
霍老爷子重重点头,近些年他的压力是越来越大了。
港府那边对于霍氏集团的打压已经到达了顶峰,只要是他看中的地,十块能够买下两块就很不错了。
叶南叹息一声:“其实这都是正常的。所以霍氏集团就要寻找突破口,不能够永远靠着买地盖楼来获取利益,不能够想着进出口贸易来赚钱。进出口贸易大环境好的情况下,确实可以赚钱,可是全球的经济危机情况下,风险和利润就不成正比了。”
“可是霍氏集团如果做重资产项目,一切盈利取决于市民和小老板,那概念就不一样了。全球经济危机,对于小老板影响并不大,就算有影响,找下一个小老板也容易。不像合作的对象都是几个亿那种,找下家都难。”
“一旦霍氏集团走商场模式,不管是内地或者是港岛,五年计划,十年收益,五十年不倒豪门。”
五年计划?
十年收益?
五十年不倒豪门?
霍老爷子脑子里盘旋着这几个词,越来越有兴趣,连忙问道:“详细说说。”
“好。”叶南见霍老爷子有兴趣,也是很开心:“首先,商场一般从买地皮到建成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年,只要肯花钱,时间就不是问题。一般的商场都有几百间商铺,就按照三百间商铺来计算,每一间的年租金定在五万港币,三百间商铺一年就能够收租一千五百万港币。”
“整个商场建设加上地皮,绝对不会超过五千万港币吧?一年收租一千五百万港币,除去七七八八开支一年纯利润达到一千万港币,五年就能回本。现在是1985年,价值五千万港币打造的商场到1995年,霍爷爷您猜测一下价值多少?”
其实关于这一点叶南是很清楚的,这些都是比方,一个亿港币打造不出来三百间商铺的商场,不然的话那个商铺得多小。
但做商场总好比过造房子,按照现在港岛的趋势,造楼并不是好的选择。
最起码五年至十年之后,港岛的地产会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爆发期。
真正的爆发期还是在1997年,内地涌来大批购买港岛房子做投资的,那个时候才是真的赚钱。
如果霍氏集团这时候涉及商场项目,那么到了1997年直接可以出售手中的商场获利再回来做地产。
霍老爷子皱眉,想了想报出了一个数字:“五个亿?”
听见这个数字,叶南都笑了,摇了摇头:“如果这个商场是地标性建筑确实可以卖到十个亿。正常来说,十年之后就算上涨,也不会超过三倍这个价位。”
霍老爷子听着都有些脸红了,自己好歹做了这么多年地产,这种商场他不是不了解,经过叶南的一顿忽悠,自己有些异想天开了。
“其实霍爷爷,五千万港币的商场十年之后赚回本钱五千万,还能够意外得到一亿五千万现金,你说这个生意划算不划算?”
“换一个说法吧?按照霍氏集团现在的资金体系,在港岛随便建设五家这种级别的商场应该没有问题吧?”
霍老爷子摇摇头,摆手道:“没问题。”
在落魄,霍氏集团也是港岛曾经的第一豪门。
叶南微笑点头:“那好,投资两亿五千万本金,十年后利润变成七亿五千万,你说这个生意是不是保本保息?哪怕两亿五千万本金靠收租收不回来,最少利润都是五亿港币。”
“可能相比地产卖房来说比较慢,可是这个保险啊。而且商场卖什么的?服装、美食、电影院等等,都是一些平民消费的东西,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下家,只要十年内保持出租率搞大百分之七十,这个商场管理就算是成功的。”
“就算霍叔对于这种管理不通,最起码不会跟地产一样血本无归不是吗?何况内地现在在改革,南祺电器商场并不大,每一个也就几百万华夏币的建造成本,可架不住内地的地广人多啊。按照内地一个大一点的县可能就比港岛大了。”
确实如此,内地很多的县都比港岛大,更加别说市了。
内地光市都好几百个,也就是相当于好几百个港岛了。
“虽然内地经济比不过港岛,可是前期在京都、沪市、杭市、深市这种大的城市投资,十年之后再去小一点的市投资,绝对超出您的投资预期。”
霍老爷子听完叶南的介绍,突然又想起了五年计划,十年收益,五十年不倒豪门。
如果按照这个方向发展,确实霍家五十年不倒。
何况他也活不了五十年。
而且以霍氏集团现在的状态,如果能够按照这个模式走下去,那么最终每年收益还是可以做到增长。
只是......
霍老爷子有些发愁道:“如果做这个计划的话,霍氏集团那么多的员工是不是要裁员了?”
“额......”叶南满头黑线道:“霍爷爷,你是不是什么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是开拓新市场,不是关闭霍氏集团所有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