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元兴补天录之丁令威 > 第4章

第4章(1 / 1)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圣王强者召唤不停,创建无上神庭  原神:被迫成为七神眷属  大唐:皇上居然造反了?  人在兽世飘,哪有不挨刀  娱乐:与杨蜜胡戈组建公司  在修仙文当老六阴团宠女主  穿越从偏执王爷的囚笼逃跑成功后  华夏神医:姑娘命不久矣  幽蓝守护者  皑皑大漠谣 

虽说吐纳法门修行到了六层圆通之境,可以修习四门学问,但并非就可将四门学问尽数学会。

毕竟人人天赋,各有不同,一般慈道人门下众人,包括丁令威在内,也大多只有一两门学问的天赋。一身而兼有四门学问天赋之人,更是少之又少,当今天下,也只有慈道人一人而已。

当然,吐纳法门作为四门学问的根基,就算未到第六层的圆通之境,也是越修得扎实牢靠,道术研习进境就越快,道功也越深厚,施展起来,道术的效力也就越大。

就算有些平常道术,比如治灶术,在四门学问之一的堪舆学里,不过属于第一重的微末之术,但在慈道人这种六层圆通之境的大宗师施展起来,威力之大,也是令人叹为观止。

丁令威后来选择学的第一门学问就是堪舆学,不但因为他确实天赋在此,更因为他曾实打实的见识到它的神奇。

慈道人那日替丁家治灶,不过是堪舆术的牛刀小试,但于四海生民而言,堪舆学是最容易看得到效果的。

慈道人游方海内,好纾困解难,因他的堪舆学而受益的人家很多,丁家有此良缘却也不是孤例。

从那以后,丁家老宅那一片地方,就因此灶而命名为丁灶村,后来丁氏族人渡海内迁,又把这个村名带到了齐地。现在各地还有以匡灶、庄灶、何灶、许灶为名的村落,这些也大都是慈道人的甘棠遗爱。

丁令威上山前后,正是灵墟山一脉法缘最盛的时候。

他所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上山前几年,有位叫介象子的师兄,先学占星,吐纳法门到四层高深之境后,又学了卜筮。两术即成,慈道人令他去往当时的都城咸阳,他顶的正是这介象子的缺。

在丁令威到入师门几年左右,又有一位师姐学成了岐黄、占星两术,奉命下山,去了巴蜀。

这次却仅仅隔了几个月,慈道人就带了一个八九岁左右的女童上山,在拜师仪式完成后,又召集众徒,告诉他们:这是新入门的师妹,道号移风子。

一般山上的师兄弟之间不会去打听彼此的来历或出身之类,入得同门,就当不计富贵贫贱,一概以师兄弟视之。

加上师父曾有叮嘱,修道之人,若是留恋尘俗的这些过往,于道业是大有妨害,因此,丁令威也不太乐意去了解同门的世俗情况。

同门里有位师兄,名叫平原子,个高而瘦,长相颇为丑陋,但行止端庄,自律甚严,对师兄弟们都非常和气,也很得师兄弟敬重,修习卜筮之学,已到五重之境。丁令威也是直到很多年后,才知道他的俗家名字,原来叫管辂。

丁令威虽然和移风子玩的最多,但同样对移风子的来历也是一无所知,只见两人年龄相近,每日功课也和自己初上山时相近,都是吐纳导引而已,但移风子天资很高,进境很快,不久就打好了定盘,到了吐纳的初重境界。

接下来,她选择学的第一科是岐黄之学,慈道人不在山之时,就由师兄华佗子代授。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诸天牧场 五代十国演义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封建王朝直播:从秦朝开始 穿越印刷工,觉醒悟性增幅系统 抗战,从亮剑开始单挑全世界! 我在大唐一步登天 逍遥初唐 三国:曹家暴君,开局诛杀司马懿 雇佣兵系统,开局卖掉倭奴所有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