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 / 2)
好书推荐:
圣王强者召唤不停,创建无上神庭
原神:被迫成为七神眷属
大唐:皇上居然造反了?
人在兽世飘,哪有不挨刀
娱乐:与杨蜜胡戈组建公司
在修仙文当老六阴团宠女主
穿越从偏执王爷的囚笼逃跑成功后
华夏神医:姑娘命不久矣
幽蓝守护者
皑皑大漠谣
在西林寺立寺七百多年后,一位很有名的佛门大居士到庐山游玩,他特地寻访得西林寺故址,并提了首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很有禅意,后人多有所阐述,但其实还有另一层隐含的意思:
慧永和慧远两位大师,因系出同门,横看是同一座山脉。但换个角度去看,他们各自驻锡东林西林,各有所长,各有建树,宛如双峰对峙。
诗人由此发出感慨:世人只闻东林慧远之名,而不知有西林慧永。
他们之所以不识庐山慧永大师的真面目,是因为他对后世的影响无处不在,我们都身处他这座巍巍大山之中。
虽然在一般人心目中,西林寺的名字是和师父慧永联系在一起的,西林寺是师父的道场,但实际上,师父从没有在西林寺中住过。
陶范舍宅为寺,师父笑而纳之,但当天就在庐山峰顶结了一座草庐,独自安住下了。
这些年里,他也极少下山来自己住持的西林寺看看,更是几十年没有出过庐山。
据说,在早些年,他还偶尔下得峰顶,处理一些非他不可的棘手寺务,但一到夜宿,则必返回峰顶茅屋。
从我懂事起,那时二师兄法顺已能担当一寺,他老人家就再也未曾下山。只听说他独居于草庐之中,终日里罕出一言,只是打坐念佛禅思。
现在他还依赖西林寺的地方,似乎只有那点衣食,时时由寺中派人送来。
每逢二十四节气日,大约间隔半个月左右,由几位大和尚轮流送些米面上山,一般只需放在茅舍门口,唱一声诺,在门外说明来意。
有时,草庐里能传出师父几句开示,寥寥数语,对送米面的僧人来说,恰恰都是点拨在当前修行的紧要处。
若是并无什么交代,只听得庐内一声磬响,师兄们知会此意,就转身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