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职工安置问题(2 / 2)
既然你有重要的事,那就走吧。
林世文和田琳上了王东来的车,两人坐在后排。王东来坐地副驾上。不一会,来到了一家装修较为雅致的茶楼。
王东来向司机一递眼色,司机出去点茶去了。三个人在沙发上坐下。
最近厂子经营怎么样啊?听说很红火呢。
呵呵,确实比较红火。这不是请你帮忙来了。
既然红火,哪里还需要帮忙啊?王总这是说快活话了。
林秘书,我们这个厂子你是知道的,当初连年亏损,资不抵债,我把它接过来,是承受了巨大风险的。稍有不慎,倾家荡产,身败名裂都是轻的。好在在你的帮助下,企业有所好转。特别你的那篇报道帮了我很大的忙。哎,我真不是说客气话。我的好多客户都是看了你的报道,主动找过来的。
此时,服务员把茶和果盘、小吃送了进来。估计是驾驶员在外安排的。王东来,先给田、林二人把茶倒上,又向田琳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继续说道:
前不久,我们大力机械设备公司去参加了广交会。啊呀,当时就去发了一些材料,也接了一些订单,但是,不多。哪晓得,最近,订单真是像雪片一样飞来。真的,一点都不夸张,现在工厂三班倒,生产任务一直排到了三年后。
真的?怎么回事啊?
林世文一听也来了精神。
广交会上,那些订单都是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交付后,人家觉得非常好用,实惠,于是就把订单转过来了。你晓得的,这两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各国政府为了摆脱经济衰退,想了很多办法。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增加政府投资,大搞基建项目,拉动内需,拉动就业。我们厂生产的工程机械,性能和日本、韩国的差不了多少,但是,价格只有他们的一半多一点。所以,他们试着订了一些回去之后,觉得很好用,就大规模采购了。
好事啊。我就想不通,订单多了,怎么会发愁呢?
田琳忍不住插口问道。
他是想扩大生产规模,现在生产能力跟不上,是吧?王总。
林秘书就是厉害,一下子就说到点子上了。
说吧,有什么困难?
哎呀,困难可大了。你知道的,林秘书,我们厂现在占地50亩,近300名员工。我接手过来的时候,承诺不让一个人下岗,当时觉得压力很大,这么多工人,怎么养活他们呢?现在看来,工人远远不够啊。厂房远远不够,马上要扩大生产,资金周转也不够。
哎,哎,哎,打住打住。王总啊,你实说吧,怎么解决?我相信,你一定是想到办法了,至少是打好草稿了。直说吧。
还是和林秘书说话痛快。你知道,我们厂和纱厂隔壁隔,中间只有一道围墙。现在纱厂压锭,厂里停产。我想利用一下他们的厂房,租也好,买也好,最好是买过来,免得将来麻烦。
王老板好大手笔啊。
啊呀!见笑见笑。不是我多嘴狂妄,就纱厂目前这个体制,搞不好。比如我们大力机械设备厂,如果还是以前那一套,多半也是关门的多。为什么?他们那个思维,还是计划经济的那一套,反正不管生产多少,国家包销,怎么可能呢。而且花费也无度,反正也不是自己的钱。现在我接手了,以销订产,绝不盲目,花每一分钱,我都要核算清楚了。
林世文点了点头,确实是这样。当初在那篇《改制的魔力》文章中,他就作过这样的对比。
以前,厂里只管生产,也不管销路,结果造成产品大量积压,资金周转困难。纱厂也是这样的,纱厂工人拼命生产,国际贸易形势一变,立马濒临绝境。
对于纱厂,市里其实也想改制,但是,由于工人太多,差不多有2000人,大多数都是女工,如何安置他们,成了难题。
也有外商过来商谈的,就因为人员安置谈不拢。
外方接手,肯定要裁员,运江市里又明确,职工安置是底线。咱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优先保障工人的权益。所以,2000职工的安置,让他们望而却步。
你准备接手他们的工人了?
我要那么多的工人干什么?而且,这些工人大多是女工,我们是做机械设备的,不太适合他们。
那恐怕不太行。市里当初已经定了调,不大容易改变。
市里的底线作为市长秘书的林世文是知道的,当即打了回牌。
是这样的。
王东来从包里拿出一张图纸,是自己手绘画的。看来是早有准备。
纱厂一共占地近200亩。我不要他们全部,我只要和我们厂紧挨着的几个车间。
王东来用铅笔在纱厂的地图上,划出一块。
他们的九、十、十二车间和我们紧紧相邻。这三个车间,我了解过了,占地约约80亩,一共有300多个工人。不管男女,我全部接受。另外,纱厂其他车间的下岗男职工,我愿意再接收100位,你看可行不可行?
这样啊?
林世文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