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革委会的人来了(1 / 2)
几个村干部开始讨论今年这些收成怎么分配。
于卫民说道:“今年雨水充沛,老天爷赏饭吃,棉花和玉米都是大丰收。大家都下了力气,咱说说咋分。”
郭民道:“没有卫民叔你,就是再风调雨顺,也收不来这些棉花和玉米。”他们心里明白着呢。
赵前进说道:“你说咋分,这事儿我们听你的。”
他现在心里万分庆幸,幸好让于卫民当了村长,才有现在的日子。
村支部里,少有反对的声音,于卫民做起事情也顺手。
最终还是决定今年第一年,大家干活儿都很积极,就按照人头分。
等到明年,就把地划到家家户户,各干各的,各收各的。就彻底公平了。
于悠此时却是叫着秦之栋和于远,上山挑着嫩一些的玉米掰了一口袋。回家放在大锅里煮了。
煮了两大锅,够大家吃个痛快。
香糯的煮玉米吃在嘴里,滋味儿好的没的说。
曹秀打趣儿闺女:“活儿干不了多少,吃的倒是时刻惦记着。”
她可是知道,摘棉花的时候于悠就和五六岁的孩子们一起。掰玉米更是看不到人。
王月荣笑道:“她干不干的不打紧。反而是我们跟着沾了光,你看家里这一个个儿的,全都胖呼起来了。”
秦之恒也道:“悠悠身子弱,这些日子怪累的。在家歇着就行,我多干点,带上她的。”
看看,看看,她闺女这是成团宠了。
谁不希望自己闺女被婆家捧着。曹秀嘴里嫌弃着,心里还是挺受用的。
两大锅煮玉米被两家人吃了个精光。
玉米晒干了抗吃,不够吃的年代,人们自然是舍不得煮鲜玉米吃。但以后就不一样了。
像今年,玉米亩产六百斤上下,两百亩山石梯田,按照人头分。村里大人每人分三百五十斤,小孩儿每人二百斤。
棉花亩产七八十斤,两百亩地,收了一千五百斤。按人头,大人分四斤,小孩儿分两斤半。
棉花和玉米分到自家后怎么处置,村里就不管了。
粮站都是低价收,供销社都是高价卖,还要票。家里的余粮卖不卖的都自己掂量。
东西分下去,村里人笑的合不拢嘴。当天家家玉米饼子、玉米窝头吃了个饱。
村里人私下里商量,拿啥感谢下村长。
“要不是于村长想出来做梯田这样的主意,还带领大家开荒。咱能有今天这收成?”
“谁说不是,现在咱村可是十里八乡最好过的。看看多少人家都在张罗着娶媳妇儿、起房子。反倒是闺女们,一点都不想外嫁了。”
说起这事儿就开心,半年前还穷的娶不上媳妇。
现在别的村儿要是知道他们有这么多粮,还不得上赶着。
“说到底,人为咱操心操力,是咱全村的恩人。咱得想办法感谢下于村长一家。”
人富裕了,自然显得会行事儿。大家都想要点儿脸面。
“说起这事儿脸上也是挂不住。咱就去年腊月给了人家一颗大白菜,人家还带着咱挣了辣白菜的钱。”
“那大伙儿说咋地?”
有人出主意道:“咱每家拿出十斤感谢粮。有条件的拿小麦,没条件的拿玉米,大家伙儿说,行不?”
“行,咋不行呢。”
谁家里粮食现在不是堆的满满当当的,都快没地儿放了。拿出十斤真是不痛不痒。
第二天,于远敞开家门口,又是一幅惊人的场景。
一小布袋子一小篓子的,门前摆满了粮食。
有的装的小麦,有的装的玉米,一百多户人家,就是一千多斤粮食。直接把家门都堵住了。
这回不用大刘子说啥了,他也知道是村里人给拿来的。
“爸,妈!快来看!”
曹秀算计着家家户户余粮都不少,喜滋滋地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