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奶站和算计(1 / 2)
路过胡同口的时候,看到一个小院的倒座房开了一个临街门,里面还在归置东西。一般情况下,这种直接把住房改成商店的店铺都是关系正常生活的,可是无论是粮,肉,副食品,柴火都有卖的啊,怎么还会再开一个呢。出于好奇,赵鑫过去打听了一下,得到的结果居然是这里居然是正在装修的奶站,以后想要牛奶可以到这里来打,以后没人送奶了。
奶站,好熟悉的东西,从去年九月份赵鑫怕定到兑水奶,退订之后,就再也没有和奶站打过交道,因为单位就有牛奶供应。没想到,现在都已经需要自己打了。
“叔叔,为什么没有人送了呢?”
“嗐,去年不是合营了吗,把防盗的东西去了,结果到今年三月份,就开始了集中退订,说是有人在他们的奶里加了水。这不,今年国家说了,要成立总奶站,以后自己来打就行了。”
其实奶里兑水从九月份就开始了,但是一开始兑的比例不大,挺好糊弄的,这些人把每个瓶里都匀出来一点,带回家给家人喝,匀的不多,也没人发现。但是随着这些人越匀越多,家里人喝不了了,然后就开始卖,出现了一种什么情况呢,你想喝纯牛奶,要么自己去奶站,要么就从这些送奶工手里买,反正他们给你送的奶站的奶都掺水,反而他们自己特别重视信誉和品牌价值。虽然这种人比例不大,但是影响极差。
至于为什么三月份集中爆发了呢,原因是有人把这事捅到报社去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时代能定牛奶的人,基本上都是富裕家庭,而富裕家庭,基本上都有看报纸的习惯,所以三月份发生了集中退订事件。后来,两家合营的和一家国营的奶站,都在想方设法的挽回形象,挽回客户,可惜没啥成效,最终无奈之下,只好以国营奶站为主,两个合营奶站并入的方式,成立总奶站,然后在比较富裕,或者牛奶销售量比较大的地方,直接建设奶站,你们自己来打,是好是坏,自己分辨,就像买鸡蛋一样,我用灯箱给你照着,你自己挑,挑到臭的,不能怪我。
有人说在这个饭都吃不饱的时代,怎么可能有臭鸡蛋,恰恰相反,现在的臭鸡蛋并不少,一种是,农民同志自己存的时间太长了,收上来就是臭的,另一种就是买回来舍不得吃,硬生生放臭了,两种都有,后者居多。
有一个误区说市奶业公司改名三元是因为定一个月的牛奶只需要三块钱,该说不说这种说法实在是扯淡,因为你定一个月的牛奶,是定多少啊,反正以赵鑫的经验来看,一天一斤,一个月需要接近十块钱,是一个非常大的支出,这种说法就是胡扯。反而97年改组的时候,一盒奶三块钱的说法貌似更靠谱。
听起来这个价格很贵,但是它长期担负为老百姓提供低价中低端牛奶的任务,实际上它的售价很多时候都是低于成本的,一个公司,几十年亏本卖东西,基本属于有市无利的状态。
虽然奶站建到了家门口,看起来挺方便了,但是再怎么着也不如单位里,食堂直接煮出来的香,说不定还能过去蹭个奶皮吃。
等两个人在大院附近吃了饭,进大院的时候,全院又在开会。这次开会的主题居然是闫阜贵租房的问题。这一次,易中海带着闫阜贵去街道说了情,闫阜贵留下了等老二老三长大一定分家的承诺书,王主任才勉强答应,闫阜贵可以在大院里租个人的房屋,对外说是借住,只要他们大院没人举报,她可以睁一眼闭一眼,毕竟闫解成的老丈人位置在那呢,也得多少给点面子。闫阜贵已经和人说好了,租了一户人家一间屋,他们家原来是留的小儿子养老,结果小儿子当兵去了,空了一间屋。
这次开会,就是统一一下思想,让大院里不要去举报他。这种事情必须实话实说,但是理由成了闫解成的老丈人不想自家闺女受了委屈,所以专门找的门路。这一下就断了所有人的念想,毕竟没有谁有信心可以娶到当官的女儿。
虽然闫阜贵和易中海一直都在说话,但是易中海也只是附和一下,从不多说话,至于刘海中,他觉得他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算计过闫阜贵,吃亏了,正在生闷气呢,更不可能帮闫阜贵说话了。一共三个大爷,易中海还刘海中还是厂里的高级工或者准高级工,闫阜贵只是一个地方小学的老师,而且还教不着红星厂的孩子,大家敬着你,那是因为你是三大爷。但实际上,大家都对他不怎么感冒,闫阜贵红口白牙都就让大家支持他,很难。
再加上,闫阜贵和大家的关系其实挺一般的,原因是他并不是特别喜欢出来牵头,对外的时候,他这个老师才是最方便出面说话的,但是他想着自己的名声,很少掺和,大家也不是傻子,有来有往的道理还是明白的。闫阜贵看见赵芹回来,脸瞬间又黑了一度,这叫什么事儿啊,自从他年前拦路抢劫和爆米花事件之后,虽然看起来,两家没什么变化,但是他也明显感觉到了赵芹对他的疏远。
闫阜贵怕赵芹生事,赶紧把求助的眼光看向易中海,易中海也觉得吊他吊的差不多了,再弄下去,真的惹毛了,得不偿失,毕竟这个狗头军师还是有点用处的。所以也直接开口说话了,“我说两句啊,这个房子呢,也不是我们这些人处理的,而是人家解成他老丈人家操办的,咱们也得体谅人家一份爱女之心,大家也知道,现在住房政策这么紧张,大家也都知道,人家当爹的得花多大的力气才能说服街道,大家说是吧?咱们不同意,也就挡得了一时,咱们可挡不了一世,人家还记恨着咱们,何苦呢,大家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