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赵鑫的工作(1 / 2)
“我知道了师父,我这就去。”
“行,去吧,以后到了新车间,没人护着你了,老实点,眼里有活着点,嘴甜着点,知不知道。”
“嗯,我知道。”
两人正在这里上演师徒情深呢,车间主任适时的出来煞风景了,“老易,今天你先别生产了,车间里转转,指导一下工作。”车间主任知道贾东旭走,易中海心里肯定不舒服,毕竟在贾东旭身上,易中海是花费了相当心血的,怕他心不在焉,出了事,所以让他先别干活了,万一出了事,他可损失不起。
“知道了,赵主任,东旭的事儿,麻烦你了,你看看咱们能不能快点啊,现在多学点,万一今年秋天还能赶得上定级呢?”
“行啊,你的面子我肯定得给,东旭中午之前你把东西给我,下午你跟着我到厂里相关部门走一圈,争取明天就过去。”
就这样过去了一天,第二天,贾东旭就出现在了,七号轧钢车间。“小贾啊,老易给我说了,让我带带你,咱们这轧钢和钳工不一样,你在钳工上没啥天分,说不定到了咱们这个工作上,就不一样了,别有心理压力,争取今年秋天,直接定级正式工。”
实际上贾东旭对定级的需求更大,原因就是,在易中海的求情下,杨厂长决定答应先让他领着现有工资,这点事杨厂长是有这个权力的。等到秋天定级之后,再重新决定他的等级和工资,到时候要是不能成功定到一级,这段时间多领的钱要还回来。主要是易中海说的问题很现实,现在贾东旭的工资四十几块钱,如果转成学徒工,只有十四块钱的学徒补贴,这个工资已经低于工业口制定的贫困线了,贾家可是四口人呢。
这个贫困线,你说他有,他就有,你说他没有,他就没有,而且各个部门的标准还不一样,工业口定的是人均八块钱,如果不够,则每月补贴八块,或补齐人均八块,哪个少补哪个。而地方上定的规矩是人均三块钱,低于这个线,就要每月补贴五块或者补齐三块。而教育口这个标准则是人均五块钱,低于这条线的小学不收学费,初中及以上可以申请甲乙丙三类助学金,但是助学金的发放不看贫困程度,而是看政治和出身,但是总的来说还是越穷的越多,但是就算是最低档的助学金也能让一个人温饱无忧。
但是这三个标准都是针对城市的,和农村没啥关系不说,真正落实的只有教育口的标准,工业口的标准看各个厂子,但是在厂里看来,你不达标,那是因为你工作不够认真,至于地方,很遗憾,街道没钱,落实起来非常有难度。
五月一号,赵鑫的研究工作终于再次告一段落,首先就是尿素合成装置,经过缜密的研究和严格的检验,终于达到了赵鑫想要达到的水平。其实尿素生产,早就完成了,它再难能有合成氨更难,但是里面缩二脲的比例明显偏高,虽然比现在国外的尿素要好一点点,但是这不符合赵鑫的要求,赵鑫拿的是前世的要求来的,就算是达不到也不能出现几倍的差距啊。所以反复调整工艺,终于勉强达标了。但是后果,过分的追求完美这个名声也彻底摆脱不了了。
其次就是合成氨装置在经历过妥协修改之后,终于正式开始平稳产出了,产量有所下降,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工艺更复杂了,今年京郊的土地很幸福,因为有相当一批化肥被就近销售了。而正式生产的设备,也已经下放到各个工厂进行生产了,和钢机二厂预想的独揽生产不一样,这一次上级要求的是专项专精,合作生产,比如升压,降压,加热,喷淋等等机械化设备由钢机二厂和富顺石油化工机械厂生产,这两个没有一个是未来化学工业部的。管材部分由石钢二轧和安钢一轧生产提供,压力容器就有京城锅炉厂和富顺石油设备厂提供。都是安排了两家,主要是互为备份,就怕万一有哪家人不小心出事儿了,把技术或者图纸给毁了。最终也是要在北方和东北各建一个合成氨工厂。然后视情况再行扩大或者另建。
第三就是,赵鑫利用实验室生产的方式已经成功制备了几枚空气燃料炸弹,送到试验场去做实验了。实验室生产模式很常见,就比如大名鼎鼎青霉素,在初步解决提纯问题之后,就急需扩大规模,为了士兵也好,为了赚钱也罢,反正就必须解决生产规模的问题。但是就当时的情况,根本不可能研究出工业级生产办法来,怎么办,扩大并复制实验室生产的办法,利用实验室生产,这才是导致青霉素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而战后,到了四八年,青霉素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价格暴跌。
但是这种大规模实验室生产,在国内并不现实,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实验室生产对高级知识分子的需求。赵鑫只是生产几枚试验弹,没必要考虑工业生产的事。生产这玩意儿,需要能大量生产高能炸药,至于环氧乙烷,我们还是有一点点石油化工工业底子的,最起码生产的乙烯应付这点东西不成问题。但是投放也是个问题,现在的飞机,不提也罢,用进口零配件组装了几架熟悉工作,真正纯国产的还没有生产出来呢。赵鑫还是更倾向于火箭弹,但是火箭助推燃料又是一个需要高能炸药的地方,所以高能炸药的生产又是一个关键问题。赵鑫有这方面的精力,但是厂里没有,所以暂时还是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