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考题(2 / 2)
不过前世的他面对重重阻力,加之推行新政之前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中途出现了太多的问题,以至到最后没能坚持下来。
他很高兴儿子能与他有相同的想法,改革是一件漫长的事情,起码他不用担心以后会人亡政息了。
“行,就按你的想法来,朕期待你的题目。”
赵政颔首,“定不让爹爹失望。”
既然已经决定将变法作为考点,同时他也想看看现今俨然一家独大的儒家学子是如何看待“法”的。
赵政便干脆结合二者,依此出题。
赵祯看着儿子递上来的考题,正是摘自《战国策》中的一句话:“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正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他沉思良久,最终还是通过了这个提议。
考题一旦定下,其他的就好办了。
以范仲淹为首的几位考官看着这个“法”味满满的试题,心里那是一百个不得劲。
但想到这是大皇子第一次出题,且题目已经过官家认可,便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下来。
但作为赵政最早的老师,范仲淹还是决定以后要加强学生对于儒门经典的学习,免得他长大后误入歧途。
出完考题,赵政便不再多管科举的事宜。
其中不免有避嫌之意,毕竟他现在不是天子至尊,还只是个连正式册封礼都没行过的太子,这让原本还想提醒一二的范仲淹放下了心来。
随着秋闱越来越临近,汴京城中涌进了不少的学子。
城中但凡物美价廉的客栈早早地就被定了出去,而经济宽裕一些的学子则选择或单独或与三五好友共同包下一个院子。
这样既清净,也方便与人一起探讨学问,为考试做最后的冲刺。
对于这些,舒颜自然是不关心的,毕竟舒家又没有做客栈生意。
但不开客栈,并不意味着在这一波里舒颜就看不到别的商机了。
众所周知,考生,尤其是临近大考的考生,他们的腰包是最松的。
在舒颜的授意下,舒家印刷厂全力开工,一摞摞教辅书开始在舒家书坊售卖。
《历届往年科举真题》、《三年科举,五年模拟》、《国子监秘卷》.......
原始资料的来源自然不用多说,这一系列书籍一经推广,便大受广大学子好评。
由于是大批量印刷,使用里科学的方法进行成本控制,再加上舒颜原就没打算薅羊毛薅得太狠。
这就使得这些书籍的价格比起它的内容来说,完全称得上是物美价廉。
往年学子们的考前复习都是靠着自己,或是根据恩师的一些经验传授,这无疑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而对于一些家境贫寒的学子来说,他们往常能接触到的知识面相对单一,哪见到过这样经过系统整理、干货满满的资料?
一经发现,当即如获至宝。
即便有人囊中羞涩,买不起全套,也能几个相识的人凑在一起来上一套,等看完自己那本后再与人换着看。
就在舒颜帮着推广她的教辅丛书时,一个学子的出现引起了她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