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墨家悬案(2 / 2)
最近京师传的沸沸扬扬的科举纳士,在陆离看来这又是一项开天辟地的壮举。
楚汉帝国天武帝在位之前,所有的王朝想要做官,要么是子承父业,要么是有地位的士族官员举荐,这也就意味着平民百姓一生都没有做官的资格。
新帝赵广提出的科举纳士,等于为底层百姓打开了一条入士做官的通道,一时间朝野震动,民间沸腾,很多官员反对,但是终究没能敌过这民心所向。
科举考试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帝国择优获取人才的问题,但是至少让底层百姓看到了一次翻身的机会。
科举纳士最早是天武帝登基初期提出的,可是被当时朝中九成官员反对,他们理由说的也是光面堂皇。
什么会动摇国本,什么会引起天下士族人心不稳,还有更可笑的说什么百姓愚昧不可治国……
其实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原因,朝中的座位就那么多,上来一个百姓就会下去一个自家的子侄,这是动了他们的根本利益了。
所以科举制度一直迟迟不能推行,而现在的帝国,经历了天武帝这二十几年的励精图治,终于在新帝赵广的推动下,又重新的提了出来。
借了新帝登基的势,没人愿意在这个时候去触怒新帝,因此这股推动科举的浪潮在帝国愈演愈烈。
赵广在这时给禁卫军大换血的做法,也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
毕竟帝都此时不能出任何乱子,拱卫皇城的禁军也就成了重中之重。
孙虎和陆大勇两人这也算是站在了变革的风口上,借势而一步登天了。
先汉帝国武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用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之后神州大地就一直沿用以儒家治国的国策。
后来在许多儒家门生推波助澜下,他们借势打压诸子百家,这一度使这片土地百家争鸣的气象绝迹。
直到汉帝国灭亡后,神州大地又出现了群雄割据的乱世,连年的征战最终让儒家那假仁假义的愚忠,彻底被军阀抛弃了。
在帝国高祖赵炎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后,并没有再继续沿用以儒治天下的国策,而是广开言路,百花齐放。
帝国的官员因才任用,刑部吏部多以法家人才聚集,兵家掌军征战沙场,儒家多为礼部……
也正是高祖的这一决定,才让帝国风雨飘摇数十年仍然屹立不倒。
诸子百家中也有一个特例,那就是不受帝国待见的墨家,只有墨家被排除在帝国权利中心之外。
对此民间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墨家秉持的兼爱非攻的理念,让当初热衷征战的高祖极为反感。
也有人说墨家结党,组织严密,对于帝国发展不利,所以被历代君王排斥。
朝野接受做多的说法就是高祖当年征讨巴蜀时,遭遇过墨党的刺杀。
那一代墨家巨子为巴蜀人,得知高祖预征巴蜀,谋划了一出美人计,利用一绝色女子接近高祖赵炎,在行房中之事时,伺机刺伤了赵炎。
此事也有一些史料旁证,高祖征巴蜀,途中遇暴雨,染疾月余,撤兵。
总之是什么说法都有,不过到现在都无法考证了,这也成为了帝国开国以来的另一幢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