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不一样的地方(1 / 2)
但是话说回来,她印象中女主家好像是严打那一年开始做生意的吧,
严打是八三年开始的,那就是两年以后,怎么提前了那么多?
还是说她记错了?
还是说这次的生意只是小小的尝试,是都不需要在书里专门写出来的那种?
这朱小琴就搞不清了。
她也不是人家肚子的蛔虫,
而且说真的就她忙起来自己家里人都不联系的劲头,
真注意不到别人家的事。
要不是她奶奶主动跟她提了这事,
她都想不起来,原来女主年纪也大了。
她当初回忆女主故事脉络的时候,也是花了大力气的,但是也没记起来多少,
毕竟看的书多了,人物故事窜起来了很正常。
她除了一些节点记着,别的一些印象都不清晰了。
比如她记忆中书里写女主第一次做的生意,做的是军用劳保这些东西,
但是你说说之前她还有没有做别的,朱小琴是真确定。
书里他们开第一个厂的时候,因为朱海燕的年纪在那里,
所以最后是好不容易说服了她爹娘,才把厂子开了起来,
她虽然通过一些手段存了些钱,但是毕竟年纪在那里,自己一个人很多事都还做不了。
所以她只能不停的通过各种方法说服她爹娘。
当然,也是那个时候本来朱大哥夫妻就有些想法,否则女儿说的再多也是没用的。
不过有想法归有想法,但是真让他们拿出那么多钱来,
他们是下不去那个手的,最关键的是他们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部队里的津贴并没有那么多。
朱海燕那时候都已经了解了很多关于贷款的事了,
在她看来,信用社和银行的贷款利率几乎可以忽略,
那为什不借?
不借这不是傻子行为吗?
但是压根就没轮到的她说话。
她爹娘虽然觉得女儿聪明又有想法,但是像开厂这种大事,肯定是得大人做决定。
听一个小姑娘的话,即使这小姑娘是他们自己的孩子,那也不行。
虽然最后厂子是开起来了,但是和她一开始的预想不同,厂子是三家合伙开起来的。
她一看是这个情况,就知道后面要不好,让她娘一定要把账盯好。
只能说她娘也是关注这些事的人,听了闺女的话,更注意了。
其实第一年还好,大家分分工,走关系的走关系,忙生产的忙生产,
厂子的情况比他们预期的还要好,这种几乎胆子大点有点关系就能捡钱的时代,
他们这厂子只要开下去,每年就能有一大笔进账。
但是年底一分完钱,矛盾就来了。
准确的说,分钱的时候矛盾就来了。
大家一开始投入的钱都不少,没人觉得这第一年就能做出什么东西来,即使挣钱估计也挣不到多少。
怎么说呢,这样看来,至少都是些有理智的人。
但是问题就出在,他们第一年的最后的账盈利不少。
三家一分,一家就分到了两千块。
这还是把需要留到放到开过年的生产上的钱拿出来之后,
这要是一家做,那岂不是两年不到就能做万元户了?
有些人心里算算账,哪里还坐的住。
第二年一开始,另外两家就开始排挤朱大哥一家了。
朱大哥是现役的军人,他们正常情况是不能在外面做生意的,他媳妇也是相关单位的正式工,
所以他们用的是朱大哥媳妇她哥哥的身份,
所以这种情况还是很好操作的。
而且朱大哥虽然是带关系来的人,但是后来跑关系的人不是他,
他一开始看人家那么积极,还觉得不错呢,自己部队里的事情也忙,有人帮着跑,他自然愿意。
但是谁能想到人家那么积极,是为了把这些关系全部握到自己手里呢。
至于为什么会是另外两家一块排挤他们家?
谁让人家两个是表兄弟,是亲戚关系呢,
所以最后闹的很不愉快。
朱大哥他们只能撤了,不过还好厂子赚钱,他们一家子最后还拿回了三千块,
这就是买断的钱了。
一般人看三千块可能挺多的了,
如果这钱只是他们一家的,两年加起来赚回来五千块,
任谁来看,也不能说生意失败了。
但是当初开厂的时候,他们一开始投的钱很多都是借来的,
朱大哥和家里借,他媳妇也和娘家借,再加上他们自己有的,一共五千块投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