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行话(1 / 2)
“牛老板说,成品不需要寄给他了,他这两天就安排好时间直接飞来边城。”
吴晓一听这话,双眼放光,“啊?那是不是意味着这笔交易成了?”
冉静微微一笑,她对着几个人说道:“牛老板说这个料子他比较满意,这一次来边城,实地看一下料子的效果,如果达到他的心理预期,那么这手镯子他就打包了。”
吴晓听到这,忍不住蹦了起来。
“先听我把话说完,”冉静将视线看向王屿,继续说道:“牛老板的意思是他这趟来边城,如果有合适的选择,他想多买一些成品或者半成品回去。”
王屿开口道:“他有价格预算吗?”
冉静回答道:“成品效果在中万内的都可以谈。”
“大手笔啊。”吴晓不由得感叹。
中万,小四这类的价格称呼是他们这个行业的专用名称。
代表的是一个个的价格区间。
经常会用在一些不方便明确标明价格的场合,那时候就会用到这些名称。
小四,是千位数的小价格的称呼。代表的价格范围是从一千到三千九百九十九的区间。
中千,是千位数的中间价格的称呼。代表的价格范围就是从四千到六千九百九十九的区间。
大千,以此类推,就是没有过五位数的最大的千位范围。也就是七千到九千九百九十九这个区间。
所以,在边城通常可以听到他们议论价格的方式就是:“老板这手货底价多少?”
“大千。”这代表这手货没有超过五位数,价格在起七千到九千九百九十九的范围内。
“几开头的?”这是进一步确定价格,看跟自己的心理预算是不是相近。
如果对方回答,“八开。”那意思就是这手货的价格是八千到八千九百九十九的范围内。
如果买的人能看到价,觉得这个价格在自己心理预期内,那么双方就可以展开后面的谈判了。
边城源头市场的成品商家,基本不会在公开场合标注某件货品的确切价格。这个行为也很容易理解。
因为他们不仅仅面对的是前来进货批发的批发商家,还要面对很多旅游来的散客。
虽然同样都是售卖,可是跟一个外行人打交道所耗费的时间跟精力,是远远无数倍的高于懂货的批发商们的。
所以在成交的价格上存在差别,也实属正常。
进货的批发商们因为自己本来也是做生意的,就很明白大家各取所需,各自获得既得利益是很正常的行为。
所以一手货,只要跟他们的消费群体对庄,货主开的价格又在他们的接受范围内,到手后能确保自己有足够的利润空间,那么便可以成交了。
但是每一个去到边城的游客,去市场上买东西,多数都是抱着能省则省,能压价就压价的心理去跟货主砍价。
很多时候即便货主报出一个批发价,买卖家也未必能领货主的这份人情,依然会觉得对方的报价里包含着过多的利润水分。
所以久而久之,摊位上就形成了两套价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