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真是好大哥(1 / 2)
腊月二十四,新年在即。
常安城,垂拱殿内。
太子夏康坐在龙椅下首的位置,垂眸望着大殿内吵吵嚷嚷的百官。
“要我说,就该斩了徐端,年年闹饷,花费那么多钱粮,却征剿不力,匈奴年年犯边,要他何用?”
“尔乃胡言乱语,可谓不知兵也,哪有临阵斩将的道理?
与其在此不知所谓,不如想想什么办法,阻挡匈奴犯边。”
“我能有什么办法,想来这帮野人劫掠一二,也就退了,往年不都如此吗?”
“也只好如此了,只是可怜雁门的百姓了,战后还是要安抚一下。”
“朝廷哪里来的钱粮?”
“这是你户部的事情,关我礼部什么事?”
“好了!”夏康打断下面聒噪的嗡嗡声,头疼无比。
父皇每天就是对着这些个无能的臣子吗?
父皇的快乐我果然不懂啊。
“说说具体情况吧”,夏康给了兵部尚书宁国卫一个眼神。
宁国卫是文启二年一甲进士,先后在户部、礼部、兵部任过侍郎,前年晋兵部尚书,历任两年多,大夏却经历了叛乱、兵变、外族犯边等大小20余场战争,可谓心力交瘁。
“殿下,昨日雁门关急报,匈奴呼守单于领军两万入侵雁门防线,
如今蒲奴部带兵四千在平鲁周边烧杀抢掠,而呼揭部也率四千率兵向朔县方向入侵...”
夏康大怒,一掌狠狠拍在桌面上:“大胆!
区区不到一万兵马就敢攻我平鲁、朔县二城?
雁门一带五万守军是干什么吃的!”
宁国卫面色一沉,心下鄙夷堂堂太子殿下对边防之事是一点都不懂,哪里还有五万兵马?
早就让本地那帮大小官员上下其手,吃空饷吃干了。
可只能好言劝道:
“殿下,匈奴骑兵仗着马好,在战场上来去如风,尤其射术尤为精湛,
徐将军也不是没有出击过,只是我军士兵只擅步战,不擅骑射,
即便是偶有小胜,可也追不上匈奴的骑兵,往往...难以收到战果。”
“哎...”夏康刚刚也是一时气愤,冷静下来也知道宁国卫所说是实:
“继续说吧。”
“是,除了蒲奴、呼揭二部以外,还有阿兰部率兵两千驻扎在雁门关外50里外小代堡,目的不明。”
“兵部的意见呢?总不能真像各位‘爱卿’说的,朝廷就眼睁睁的看着?”
“禀殿下,六部商议,最好还是和往年一样,除了向雁门派送一部分钱粮以为激励外,
还是要雁门实行坚壁清野之策,不可轻易出战,毕竟雁门乃我国北方要塞,绝不可丢。”
夏康逡巡着众位大臣,被看到的众臣有些羞愧的低下头去,不敢与之对视,
半晌之后无奈的开口:“就如此办理吧,户部抓紧时间调集钱粮,兵部尽快押送”,
忽然想起了昨夜五弟夏弘说的事,淡淡的说:“对了,晋王不是在晋州城吗,让他去雁门督军吧,这也显示了朝廷对雁门防务的重视。”
“这...”下面的大臣面面相觑,一时鸦雀无声。
让一个十六岁的王爷去边塞督军,能有什么用?
送死吗?
礼部尚书卢元佑是坚定的太子党,隐约猜到了什么,赶忙俯身说道:“遵太子钧旨。”
其余大臣也没什么好说的,齐齐说道:“遵太子钧旨。”
夏康起身准备离开,“那就如此办理吧,父皇那里记得抄送一份奏章送过去。”
“遵旨!”
.
夏康回到东宫,夏弘正坐在榻上一边喝酒,一边逗弄着侍女。
身材丰韵的侍女,此刻衣衫半敞,正半推半就,两鬓通红的倚在夏弘怀里,任由其上下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