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我张晨,从不用身份压人(1 / 2)
《三堂会审伽利略》网友看了一遍又一遍,大多数人对于唱腔好坏这方面不大明白,但这故事是真得有趣。
主教和张晨扮演的伽利略,两人一人一句的对白唱法很是好玩,比萨斜塔抛金属球和绣球也能联系到一块,这脑洞真是大的出奇。
“神TM的抛绣球。”
“我看是锈球吧。”
还有丑角像一个捧哏一样,也非常好玩。
虽然对京剧不感兴趣的年轻人非常多,但人口基数摆着呢,喜欢听京剧年轻人的人数也不少,在不懂京剧的人只是看着好玩,但这些懂得的年轻人却发现了更多的乐趣。
生旦净丑的不同角色本身就是自带性格的,这些懂京剧的,会多一种读同人小说的乐趣。
伽利略和主教辩论的对白能看得出来有参考《断密涧》,还有听到张晨最后唱“嘎调”也让他们会心一笑,至于西皮导板、散板什么的,懂得人都懂,就像看到一只鸡,是哥哥的真爱粉看到后心中都会有同一种默契。
看到这些懂京剧的弹幕解释后,那些不懂京剧的网友了解之后,再看一遍后,也对京剧有了新的认识。
原来京剧也挺有意思的,不少网友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物理的公式那一串串数字字母看上去很无聊,但是有些老师、科普人士可以通过一些奇异的实验,让学生对物理感兴趣。
不知道多少人会因为《三堂会审伽利略》去搜《玉堂春》《双投唐》,甚至直接去剧场听戏,但一定是有的。
张晨虽然唱得京剧没那么标准,但却起到了京剧引路人的作用。
网友看完《三堂会审伽利略》后,也被张晨的奇思妙想给折服了,而且改编不是胡编,通过那些网上懂京剧的人,网友也清楚张晨参考了很多经典的京剧。
原本觉得张晨获得华夏文化宣传大使这份荣誉感觉不搭的网友,现在的违和感少了许多,但一时半会儿也消除不完,主要张晨这人神经比较大,和这些有些严肃的东西一旦产生联系就很不搭。
……
《三堂会审伽利略》显然也不止让网友一笑,或者多了几个人去听京剧,有了张晨改编的开头,越来越多戏剧开始改编现代故事了,网上出现豫剧《夜宿娃》、黄梅戏《罗密朱丽》等作品,都在网上有非常高的播放量。
不少戏剧从业人员,也开始从线下戏台班子,变得了网上开唱,相当于又多了一条生路,要知道很多戏剧没落,就是因为吃不上饭,这么多剧种,也就豫剧可以养活自己,但要说多富裕,也说不上。
当然也有指责张晨瞎改编的,不过这种人什么时候都有,只要做出和他们认知不同的事情,都会出来指责一番。
“外国人能编华夏的故事,华夏的人为什么不能改编外国人的故事?”张晨在围脖上回应这些人。
张晨选择《三堂会审伽利略》也不是纯粹为了搞怪,而是想要告诉网友,只要内核是华夏的,那就是华夏文化。
这个世界的文化作品在世界大战后,发生了变化,但有些东西是不变的,这个世界的好莱坞也把华夏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拍成了动画,细节虽然有些出入,但好莱坞的那套模式是不变的,张晨看到时,还以为看得是原版。
就像好莱坞把《花木兰》放到了自己的公主宇宙,那花木兰公主就变成好莱坞文化,充其量只能说有华夏元素,把伽利略放到京剧中,那就是华夏文化。
还有张晨很喜欢动画版的《宝莲灯》,虽然故事是按照好莱坞的模式制作得,但还是华夏文化。
不要怕用别人的文化和技术,不仅要用,还要大胆用,用的好了,那就成自己的了,外国把这种现象叫做文化挪移。
就像原本樱花来自华夏,但本子在影视作品中把樱花渲染的很好,所以看到樱花,外人自动就会想到本子国,本子的忍者动画在世界大火,看到那些结印手势,老外想到的也是本子,而不是华夏的奇门遁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