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气运之子?(2 / 2)
千羽知道丁寿春想的是什么,无非就是高兴他怀鹤堂招了个好苗子,哼了一声道:“如此解释到也说得过去。但天材地宝确实可以助人快速修炼,但若只是凭借这些,他的根基不稳,怕是以后很难突破更高的层次。”
丁寿春有一句话到了嘴边:你不是还抢要他?
但是鉴于千羽这脾气,他还是忍了忍没说出来,但也高兴地险些憋出内伤,看到千羽投过来不善的眼神,他忙夹了一口菜来掩饰面部表情。
此时冬越看向他的师父:“难不成师父是看中了他吃过天材地宝,资质高于普通人,要着重培养?”
“不,我看中了他的诗才。”
“诗才?”
两个徒弟和一个义子一阵惊讶。
镇妖司又不是文庙,断案除妖是靠武力的,看中他的诗才是什么意思?
冬越最是心思缜密,惊讶之后道:“莫不是陛下要寻找诗律才子?”
陈明渊点头。
三个人听后心下释然。
镇妖司最主要的职责还是替陛下分忧解难。找人的事,也是有的。
千羽好奇地追问:“陛下为何突发奇想要寻找诗人?”
祭献儒家气运之子,增补国运的事,毕竟是绝顶机密之事,所以陈明渊只是摇了摇头:“圣心难测。”
千羽和冬越也就没在说什么了。
因为丁寿春没有参与杨临的详细调查,他此刻不解道:“义父糊涂了,杨临一介武夫,他从未入过学院学习,就算有点文化,想必也是在京兆西受到儒生的熏陶,顶多也算是自学成才,何来诗才?”
对此,冬越点点头:“是有些诗才。”
但千羽冷哼一声:“也就那样吧,傍晚时分,我还试了一试,虽然作了一首,但却是平淡如水,一文不值。一届武夫受到身边人熏陶,若是喜欢作诗,误打误撞偶有佳句可以理解,但若说诗才,他还真未必配得上。”
陈明渊倒是好奇起来:“千羽,你难得细心一次,你怎么考的?”
听到夸赞,千羽脸上露出笑容:“我找到杨临时,夕阳正好。弟子便以夕阳、晚霞出题,让他作的诗。”
“做得如何?可还记得,念来听听。”
“那首诗虽是平平,倒也朗朗上口,容易让人记住,师父且听: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念罢他又笑道:“这不是和平日说话一样?”
陈明渊虽不善作诗,然而长期在朝受到大新儒林的熏陶不小,对诗的品评水平,早已不是一般儒生可比,甚至以他如今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品诗的水平足以比肩当代大儒。
听完这首诗之后,原本面带笑容的陈明渊表情一滞,若有所思,随即就被这诗带入某种意境之中,回味了许久,他才缓缓回神。
“看似平平无奇,却自有一股磅礴的大气,饱含意境,让人沉寂其中。这首诗也是大新儒林那帮书生,不,甚至连当下大儒都难以望其项背的!”
千羽惊讶,您老人家给的评价太高了吧?
只听陈明渊语速急切地问道:“千羽,他是在何种情况之下做出的这首诗?”
“回师父,我见他时,他刚出镇妖狱。他的状态么,一身疲惫,心思恍惚,还把我错当成了逃出镇妖狱的妖物,大喝一声说要捉拿。”
丁寿春笑道:“这小子警惕性很高啊。精神疲惫之下不忘本职。不错不错。”虽然还未见面,他是越来越喜欢乔迁年新招来的这个杨临了。
而陈明渊却心中一惊:众所周知,做诗需要灵感,思想状态低靡时,很难触发灵感。而杨临在身体疲惫心思恍惚的状态之下,随口而出便是这等大境界的诗,那么其诗才底蕴是何等的惊才绝艳?
这让陈明渊更加确认,此人必是能担得起的文脉传承的气运之子。
没错,就是他了!
我为陛下寻找的人,找到了!
一抹精光在陈明渊如深潭一般的眼中一闪而逝,随后,他多年古井无波的脸上,却又闪过一丝惋惜之色。
可惜,如此惊才绝艳之人,刚被发现,三个月之后就要被献祭去增补国运了。
哎,天意弄人。
他看向丁寿春:“老七啊,让你来,也是因为他在你的座下,不告诉你一声也说不过去。”
丁寿春郑重回答:这等人才,我怀鹤堂一定好好培养。”
“但是你记住,此事不可张扬,只我们四人知晓便可。”
丁寿春早已喜形于色:“义父放心。杨临这小子吃了天材地宝,又有这等诗才,还是陛下要找的人,传扬出去,怕是要捧杀了他。孩儿自有分寸。”
“嗯。冬越、千羽,除了杨临,也仍需暗中替陛下寻找有诗才之人,若是发现能够比肩杨临,或者更好的诗,尽快报于我。”
“知道了。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