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我阮家人无需妥协(1 / 2)
玉米最终收下来,果然比预测的产量高一点,不过偏差不大。
鲜玉米要比完全成熟的重些,所以计算的总产量也高些。
水果玉米是每亩4200斤,糯玉米每亩3000斤左右。
五亩地收下来,总共一万近两万斤。
没有例外,这次全村人,按照人头每人又分了一个,包括围观的游客也有分。
因为阮昭说蒸熟更好吃,所以游客们都把自己的玉米送到农户里‘搭伙’。
等玉米出锅,咬下第一口时,都惊艳不已。
玉米和之前的几种水果不一样,可能是因为熟食,让人更多有一种真的吃进肚子的感觉。
不像水果只能尝鲜。
所以会觉得不一样。
但不管是怎么样的,总归都是一个评价:好吃!
剩下的玉米没有直接运回去。
选了五千斤,简单处理,只留外边几层薄皮,随后让人送到地窖去。
两千斤随新菜谱一起送去山居味。
剩下一万斤,两千斤送皇城山居味,三百斤送皇宫,两百斤送阮宅,剩下留着备用。
玉米杆也让人直接把叶子都扒拉下来,村民可以自行拿去喂牲畜。
这些叶子里边还残余微弱的能量和非常不错的营养,掺进饲料里对牲畜的体质也有改良和提升作用。
剩下的叶子加上一千斤玉米直接打包送到将军府,几大将领抢西瓜那事都传到她耳边了。
这次便送多一些,让钟硕自行分配。
还有一百斤送大都督府。
剩下的玉米杆现在还嫩着,汁水还算丰富,直接送到工坊里压榨制糖。
扒光的地面重新翻一遍,养几天后打算再种一茬玉米。
玉米是一年本草植株,若气候适宜也可种两季,这个玉米种她还特意改良过。
不过不确定能不能,反正先种再说。
如果可以的话,秋天还能再收一波,正好能留种。
因为玉米丰收,她便顺势去巡视一遍新作物,发现还有两种也可以采摘了。
一种是长豆角,一种是芝麻,不过两种都种植不多,亩产也不高。
一并打包一点送过去尝鲜。
下个月能采收的还有甜菜、毛豆和番茄。
今年暂时就这些。
玉米李清雅夫妻买的地也跟着种两亩。
也都跟着收下来,暂时全塞地窖里,等冬天供应山居味那边。
因为有太多东西要收,所以这几天田里忙的人也就多。
不少村民都来帮忙。
连一直宅在茶庄上的郡王夫妇都忍不住跑下来看热闹,偶尔手痒体验一把农田生活。
《潼关日报》短时间内连续更新新作物的培育情况,看着那些亩产和描述,把全国民众都看麻了。
而潼关城来的游客和难民数量又上了一个峰值。
不止是外境难民,还有国内的难民。
今年竟然也难得有大批量选择往边城逃,可算是奇景。
潼关城自是来者不拒,还友好的把部分难民输送到别的边城。
六月底,青山村阮宅来了一匹报喜的快马。
阮林珏高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