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下乡探望(1 / 2)
沉默片刻,李旭沉吟着说道,“老付,要不这样,不磕头也给你红包,咋样?”
“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我就这么不要脸?”付清不满的看了过去,“头都不磕,我好意思拿红包?”
听到这话,李旭的神情瞬间变得极为怪异。
你不会觉得自己磕头拿红包是件要脸的事吧?
此时他已经看出来了,付清是打定主意要把磕头坚持下去。
不过他还是又试探性的提出几个想法。
结果很明显,仍旧没能说服付清。
两人在路上溜达一会儿,付清就回去了。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李旭抬起手朝自己的嘴巴打去,但在即将打到的时候突然想起今天日子,又给停下来了,只是在心里暗骂自己,嘴真贱。
要是早知道付清真能做出这种事,打死他都不会说出那句玩笑话。
回到家里。
李旭刚坐到凳子上,就见李文泽迈着小短腿跑到自己面前举起手中事物,脸上满是讨好笑容,“爸爸,吃瓜子。”
看到这一幕,李旭顿时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把瓜子接过来后疑惑的看着其他人,“今个儿太阳打西边出来的?”
一听这话,李家众人都失笑出声,杜红哭笑不得的解释道,“你之前教付清的揍孩子方法给他吓到了。”
李旭瞬间就明白了,然后似笑非笑、眼神危险的看着大儿子,“原来你小子是找我献殷勤来了,其实你不用担心,我想揍你肯定直接动手,用不着那样做。”
李文泽感受到来自老父亲的深深恶意,先是不自觉退了一步,接着面带惊恐的朝孙秀扑去。
很显然,小小年纪的他已经明白这个家是谁在做主。
孙秀看着把头埋在自己怀里的小人儿,一边伸手在其背上安抚一边好笑着说道,“小旭,孩子还这么小,别老吓唬他,要是惊着可就不好了。”
对于她的话语,李旭自然是连连点头应下。
只是会不会照做就不知道了。
由于李家人口太多,众人只能走路前往清河大队。
大点的孩子让他们自己走,小点的则是由大人们背着、抱着。
走到地方,跟李老爷子等人聊了会儿家常,李梅才对李家福询问道,“二叔,那些人还好吗?”
虽然没说明白,但李家福知道她问的是哪些人,点头回答道,“挺好的,就是干农活还有些不习惯。”
“能理解,毕竟都是知识分子。”李梅笑了笑,对众人交代一句,就和李平、李旭向外走去。
三人来到一处破烂院落前,敲了敲门。
很快就看到其中一间茅草屋里走出一个四十来岁、带着眼镜的中年男人。
见到三人,对方脸上顿时露出惊喜表情,“你们怎么来了?”
李旭拎起手上的小麻袋,笑着说道,“给你们送点粮食。”
“陈老师,您就不请我们进去坐坐?”
“对对对,看到你们太高兴了,把礼数都给忘了。”陈老师伸手虚引,“三位请进。”
带着三人来到堂屋,陈老师给他们各倒一杯白水,然后说道,“你们先坐,我去叫其他人过来。”
这里有四间茅草屋,除了堂屋,剩下三间都住的有人。
很快陈老师就带着五个人过来了。
这五人不都是男的,而是三男两女,他们看到李旭三人都是高兴不已,纷纷打着招呼。
当得知三人是来送粮食的,他们又都露出感动神色,“欠你们家的情真是这辈子都还不清了。”
实际上他们早就还不清了,从来到这里,再到现如今的平稳日子,哪样都跟李家脱不开关系。
李平摆了摆手,“情不情的都是后话,你们当下最要紧的就是活下去。”
“放心吧,我们的农活虽然干得不咋样,但是活下去绝对没问题。”
“那就行。”李梅笑着说道,“千万别忘了,有困难就去找大队长,他会帮你们解决的。”
她说这话其实是在提醒几人不只要记住自家的情,还要记住清河大队的情,乃至整个唐县的情。
没错,为了安置这些人,整个唐县都参与进去了。
前两年李梅回武大找老师示警,说是必要之时可以申请来唐县进行劳动改造。
刚开始来得人还能安排到孙家滩,但是后面就不行了。
没办法,要是给一个地方安排那么多人,太显眼了。
可安排到其它地方,李家又照顾不了这些人。
于是李旭去了趟刘家,把事情告诉了刘文和刘老爷子,还着重讲述不可能一直这么乱下去,等到环境安稳,肯定有用到这些人的时候。
两人当了这么多年领导,自然不缺乏远见,对他的理论都表示赞同,而且还赋予行动支持。
第二天刘文就召集县领导们开了个会,议题是要不要冒风险赌一把,优待这些人以换取将来的好处。
他能开这个会,就代表他赞同冒这个险,而其他人则是觉得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那么多出格的事都干了,也不在乎多一件少一件,于是就同意了。
当初县领导们为保证环境稳定做出的事情让所有人都心有余悸。
所以他们决定优待这些人,没有一个敢对着干的。
可以说这些人现在过得日子比普通乡下百姓还要好一些。
直到今天,唐县下属的那么多大队里面近半都放得有人,只是数量有多有少罢了。
几人明白李梅的意思,连声说道,“来的那天我们就把这件事刻在了心里,一辈子都忘不了。”
他们说的绝对是真心话。
跟那些坟头草都已经三尺高的同事比起来,他们可幸福太多了。
来到这边不仅不用受折磨,还有大队长保驾护航。
说实话,当初得知自己等人的待遇他们都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等确定之后,他们恨不得给李家人和在学校里告知他们来这边避难的薛为重磕两个。
至于给他们优待,甘冒这么大风险的唐县,他们同样感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