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诈夺巴峪(1 / 2)
两侧侦察的军卒很快返回,向聂政汇报,整个关城之上,居然没有一个人站岗放哨。
聂政透过箭楼棂窗的缝隙,向室内张望。只见箭楼之内二十余巴军,正围着一堆篝火,或倒或卧,或饮或歌,弓箭戈矛,都扔在一旁,一副歌舞升平的景象。
聂政转回头,望着大伙,两眼发直,箭竹关名为险关,却毫不设防,令聂政非常惊奇。
莫不是还有埋伏?聂政心中存疑,遂再次施展身法,借力使力,迅速登上箭楼楼顶,站在了整个箭竹关的最高处,四下张望。
关城巴方一侧,隐约可见十余座房屋,可能是巴军的营房和库房,闪闪烁烁可见一些灯光。
聂政出于小心考虑,再次派人下城,到营房区和关城城门洞处侦察,自己则留在箭楼之上,居高指挥,以防不测。
未几,两路侦察士兵回来报告,目测整个箭竹关守军不足百人,关城之内,几乎毫不设防。下面的城门洞里,也没有人值守。
聂政呆了。
他久在公子身边,没有经过这种军旅之事,对攻取一地险关,提前做了大量功课,设想了多套作战方案,但是临到跟前,一切都跟他想象的不一样。
既然巴军如此大意,那恭敬不如从命。聂政命令全队分作两组,一组居于箭楼之上,负责监视箭楼中巴军动向。另一组悄悄打开关门,向关下发出信号,令全军迅速入关。
聂政不知道的是,箭竹关由于地处大山深处,常年雾气蒸腾,湿气较重,温度较低,方圆百里,杳无人烟,野兽出没,补给困难,巴军都不愿意到这蛮荒之地值守。
加之巴山古道久未发生战事,此关遂不为巴国所重,只有百余老弱残兵在此驻守,且给养兵器更新也慢,防守能力聊胜于无。
聂政全军突入箭竹关内,不费一箭一戈,拿下进入巴国的第一道关口,百余巴军全部成了俘虏。
聂政在箭竹关内没有找到有用之物,倒是有巴军腌制的满满数坛腊肉,被缴获补充全军的军粮。
次日一早,聂政放出第一只信鸽,请端木仲敖派人迅速前来接防,同时向公子通报全军进度。
同时命十名相氏族人留守此关,一边看守部分俘虏,一边等待南郑方面派军接防。
剩余众人,押着部分巴军俘虏,还有缴获的一些巴军的旗帜、信号等标志物,迅速向巴峪关前进。
聂政审问了驻守箭竹的守军,得知了巴峪关的一些情况,巴峪关驻有五百余精壮兵力,且因为此关是进入巴境的控制性关口,故而防守较为严密。
不过聂政却从中发现了一个破绽,那就是箭竹关的守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巴峪关运输一次粮食给养。
聂政敏感地觉得,这是一个进攻的突破口,于是他命令众人押着部分巴军俘虏上路,让他们作为诈取巴峪关的工具。
又经过三日行军,远远地望见了巴峪关高高的城墙和高耸的箭楼。聂政立即命令全军隐蔽前进,趁着暮色,全部隐入了巴峪关两侧茂密的丛林中。
然后,由部分精壮以及相氏族人伪装成巴军模样,押着巴军俘虏,向巴峪关进发。
巴峪关上的守军,见到箭竹关守军前来,心中惊疑,于是向关下喊话:“上月之粮,方才运走,尔等为何又来?”
巴军俘虏腰后面抵着两柄短剑,只好老老实实地按照提前背好的方案回话:
“一场大雨,粮食全冲跑了!半夜来了一群恶狼,腊肉也被叼跑了不少,粮食都坚持不过三日了!”
巴峪关上的守军听了这个回答,一边嘲笑,一边揶揄道:“狼群怎么没把你龟儿子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