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观《三字经》下(2 / 2)
元
元朝众帝听到讲解元朝“舆图广,超前代。”时本来还很是自豪,结果下一句“九十年,国祚废。”他们大元就没了。
难不成是他们打下的土地太大了管理不了么?
清
清朝的时候《三字经》已经是启蒙读物了,但是清朝的《三字经》和现代的自然是有不同的。
单就“革命兴,废帝制。”这一句就不可能出现在古代书本中。毕竟这在古代说出来可是要掉脑袋的。
康熙看着“废帝制”三个字又陷入纠结,他觉得不管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变革,对皇权都是一种冲击,都会动摇大清的统治。
他是有心想问一下林夏有没有折中的办法,但是吧,第一,他这没有开通交流,没办法和林夏私信,而直接发弹幕又不太好;
第二,他觉得林夏作为清朝灭亡之后新政权下出生的人,没准她巴不得帝制赶紧消失,会不会帮助他们还不一定。
……
林夏又不知道那些古人的想法,她刚才和朱棣法私信后问了一下棉花种子的问题,得到肯定答复后放心了一些。
她看着朝代变更结束后,是一些勉励鼓舞,让人勤奋向上的举例。
【口而诵,心而惟。】
【朝于斯,夕于斯。】
【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
【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总体来说《三字经》不算太长,不过因为要逐句解释,视频稍长了一些。
……
秦
说真的其他朝代记录起来还好,把字简化改一下就行,毕竟自汉朝隶书之后文字和现代越来越接近了。
但是,秦朝除外!!让一个现代人看各朝古书,其他朝代连猜带蒙的还能读懂,但是秦朝的小篆……
嬴政刚统一六国,本就准备推行书同文的,不过现在自然不能用小篆了,毕竟和后世朝代那些字比较,小篆确实书写更麻烦一些。
如果想要普及教育,提升人才数量的话,文字还是简单一些更好。
武周
武则天看过后,发现武周并不在朝代变更之中,估计是她之后还政武周短短一朝自然被包含在李唐王朝之中了……
宋
宋仁宗觉得这个《三字经》除了那个朝代变更需要改一下,毕竟大宋现在未必会走上灭国老路,大部分的话大宋都可以直接用的。
苏洵没想到自己也是被举例中的一员,不过“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怎么看都不像正面案例啊!
而且他虽然是二十七才发愤,但他也没成天无所事事呐,他也有认真培养他两个儿子的好吧。
宋神宗也想到了苏洵,他看了看下首的苏轼苏辙,这唐宋八大家宋朝是占了六位,但苏家三人就占了一半。
苏家那三个人,能和常人比么?苏洵那是想发愤就随时能发愤,而对于其他人努力晚了估计就真的晚了。
虽然后世字看着和他们大宋现在的还是挺像的,但苏辙和苏轼也是要记录的一下的。
明清时期的字和现代比也就笔划多一些,所以大多数人都是能看懂的。而且因为这时候已经有三字经了,他们只需要跟着原版删减一下就行,总体来说他们是最轻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