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诗词串烧3(2 / 2)
“而这句串烧里的后一句,是民间的故事诗: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化用自元稹诗《白衣裳二首》的:一朵梨花压象床。用来调侃老年丈夫娶年轻妻子。”
“咳咳,再次重申这真不是苏轼写的!”
……
唐
元稹没觉得他的《白衣裳二首》有这么奇怪啊,不愧是民间故事……就是过于通俗了吧。
宋
苏轼在林夏念完串烧后就有种不祥的预感,毕竟这和元稹的“一朵梨花压象床”简直差不多嘛。
果然在林夏解释完后,他一口气差点没上来,呜~他的词,脏了啊!!
而且他是会写出这种诗的人嘛,他在后人眼中是个什么形象啊!???
苏轼哀怨的看着宋神宗,官家要是不问没准林夏根本就不会讲呢?林夏不讲他也不会被创。
宋神宗看天看地就是不看苏轼,他不就是好奇了那么一点点么?他也不知道会发生这种事情啊!
苏辙本来是该与自家兄长同仇敌忾的,但是被误会也不是林夏的错,甚至林夏还特意解释清楚了……
但是看着兄长难得露出怀疑人生的眼神,苏辙用尽全身力气甚至还掐了自己一把才没笑出声。
张先:你们确定受伤的不应该是我么?毕竟他才是那个被调侃的!而且更惨的是明明是互和诗为什么他的诗流传不下来!
……
“和苏轼有关的还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识弯弓射大雕。”
“前一句出自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后一句出自教员写的《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苏轼的《题西林壁》就四句,林夏念一遍展示完就过了。但《沁园春·雪》由于比较长,林夏就投放在了一旁。
……
秦
秦始皇嬴政以为诗词应该没自己的事情才对,没想到拐着弯还能背刺他。这是夸的么?汉武是和他有多像,非要绑定了是吧!
而且都隔了两千多年后人怎么知道朕略输文采?他大秦以后文武并重!!!
要不他也写多写几篇文章流传下去?让那帮人也忙起来省的东想西想的……
不过,他想着就算写再多,中间隔了两千多年,估计早就丢了大半了。
汉
汉武帝刘彻想着等纸彻底造出来了,朕把策论文章全给你们誊一遍,朕不缺文采好嘛!
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能被提到就不错了,哪像他们存在感这么低。
唐
唐太宗觉得他能和那些皇帝并列,也算是后人对他的认可,但是吧他真的不介意你们表达直接一点,不用褒贬混杂的……
宋
宋太祖赵匡胤觉得难得有诗词竟然带他玩已经不错了,他不贪心,文采风骚都略输了他也不介意。
蒙古国
成吉思汗:虽然把他和其他帝王放在了一起,但这提了还不如不提呢!他蒙古铁蹄怎么可能只会弯弓射大雕。
明
朱元璋:所以就没咱家什么事儿了呗。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别说还挺押韵。难不成他就因为不押韵被踢出诗词了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