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虚空·不阻无垢(1 / 2)
其我们的“易”和“天真论”究竟不一样在哪里;其我们又该从哪里辩证说起。
即,“法于阴阳”的关联与差别。
其我们的阴阳,所描述的就是那种基于“同时性或不同时因果性”的“区异性的相互关联情况”;
那么,该如何描述说起。
即,从最浅显的现象说起,其人体这样的“一气”于白天黑夜中的不同表现;
白天,活动力强,气血、血液流动强;
晚上,活动性弱,气血、血液流动性低。
白天,受天气影响,气血多升,成象,呈现活动力;但其受到“天气(变出)”作用时,一定也是在同时受到“地气(变进)”的这种特性;
当在大中午时,“天气(变出)”达到最烈,但“地气(变进)”同样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拉扯住了我们血气,使得我们的血气在升至最高点的情况下,准备处降;此时为“准备内收、乏举”的“心(火)经”;左右两边同受,为“手少阴心经”,“盛(变出的天气)·收(变进的地气)”的状态;
少阴,指小小的“变进(阴)”力量情况;因为此时在主要受到天气影响的同时,还在受到地气对于我们的保护;
所以,大夏天,大中午时,最好当然是待在阴凉的地方,休息下;
其“血”才是冲上而稳于上焦部分。
因为这时外界的天气还是很热的,人体血脉膨胀,但白天的天气却已经达到了顶峰,而顶峰过后,所准备循环下来的,则就是逐渐转阴的这样一种行为力。
那么,既然“血”处在上焦部分;则“气”就要“向下冲”;人体稍加运动便会呼吸急促。
根据“变进·变出”的转化思路;即当有物变出时,就有物变进;因为如此的变换,相互切换、转换才能够形成出得以输出的能量形态;
当我们的“血”膨胀向上时,“气”当然是要向下“冲”,才能够将“血”从下至上的换去上焦。
而当“血(水)”升在上焦时,肺部,受到挤压、压迫,稍加运动,呼吸急促,便是得自于此。
而又因为此时“气”是一种下行的状态,所以“脑力”会迟钝、减弱,其我们中午犯困;维护我们“脑力”的不仅是“供血”,而更是能够“气冲斗牛”的“气”;大概不仅是氧气,而更是人体的阳气情况。“斗牛”就是天上的星宿云霄;红光射于斗牛;也指代一种气势。
对于手臂,血天升地降于手,那么其此处的“气”便是逆行于“臂”中,沿过之处为“经络”。
而为什么会“起于小拇指少冲穴”;可能会有,因为手指小拇指最处里处内,为“少阴”所能入的浅深处,既然,“血·少阴”流注于此,那么其“少阴之处”,便就又是“阳气·来复”的开始,所以能够起于少冲穴。
当然,能够确定“脉络和穴位”的方法有很多,但最早先的确定方式又是什么,是十分值得我们去深讨的。
但另外的,很有意思的便是,我们对于手指“五气·五行”的“先天”划分;大拇指(土),食指(金),中指(水),无名指(木),小拇指(火)。
为什么是先天划分,如何确定出“手指五行”的先天划分;
按照“五气相生”的理论;
所有“气”能够显象和具有方向方位性的显象便是建立在“土”的基础上;
而当我们将手像“鸡爪”一样捏出“七”这个手数时,其他的手指是会都能够落在大拇指上;如此,这就是我们的基础,而在最上方的则是“水”;
其为什么不是“火”;
“火”不应该是在最上方吗,
因为是“相生”,所以,只有当“水(中指)”在上分时,才能够“向下冲气”,向下会积而来。
“土生金·金生水”,食指为“金”;
以此类推,“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无名指为“木”,小拇指为“火”;
这是按照这一思路去划分的结果;
当然,“中指”也可以是“火(心)”;因为它最长最高,是肝木其华在爪,最终木生火的表现。
而中指为“火(心)”,向上向外冲,为“阳”;小拇指就为“水(肾)”,因为更靠近“里、内”,所以为阴,其“气”向内,向里伸;于手掌中,阳出,阴进;
小拇指外侧为阳,内侧为阴;既然此时为“行气而进”的过程,就是从“内侧·少冲位”开始。
小拇指和中指分别阴(水)中有阳(火),阳(火)中有阴(水);即,向外变通中,有向内积攒的这样一种特征;向内会积中,又有向外散发的这样一种力量在其中。
但当然,所辩证的阴阳,都是一层级一层级的“相对而言”。
又好像,当我们撒尿时,当尿液向下,排出体外时,就会有一种“气”冲上人体,如此的抖动,就好像战栗一样;也可以防止悬晕,是有解力,排解一种上冲的行气行为。
而为什么会“抖”;则是因为“气”在上行时,不能够完全“通”;因为不能够完全通,而发生颤抖,或在寒风中战栗,就好像有“风”在身体里摇动一样;
而当撒尿结束时,人体上半身哆嗦,则也可以看出,“膀胱经”在人体中大致所行走的晃动路线;因为就是沿着经络运行的“气”。
所以,对于经络的认知,则我们便是:
从整体开始,判断环境(天气(太阳)的时间),视察人体,于阴阳中不断地“层层相辩以至息处,往复而回”,就是我们能够“法于阴阳”的思路基本功了。
其难度可谓不大;如果不能够悉心钻研,大概其我们就只能够跟着古人的结论去走,去抄用这种智慧级别的结论,而却不容易复刻出古时候的逻辑智慧;则也便是说明,我们对于自然的真意上的认知,并不能够晓透;而只是对于现象多多关照;但现象最终都还是在为“道”做事的;其现象也许并不会遵循人的意志,但却一定会遵循“道”的规律。
而其中最关键的“法于阴阳”,如何去“法”,怎么去“法”,恐怕就再也无人知晓了。
不过也没关系,因为剥极必复,其最终都还是要从“一气”的不异中相易出来。无论是“心还是肾”,最好当然都还是要回到“先天一炁·一气”的辩证中。
了解“一气”的“变通”真谛。
于大中午“午时”,手少阴心经,此时的“气”一定是要尽可能地不要让其产生太大“波动”;
而一旦产生波动,所调动的就会是“血压”的升高;心脏受压,使之压迫剧烈喘息的就是肺部。
因为“心和肺”之间,既然能够待在一起,可见其它们两者之间也是会有那种能够“默契”变化变通,相互配合的作用在其中的。
所以,一定的午休还是必要的,子午觉的“午”就是这样的一层寓意。
那么,我们这里所讲的“血和气”分别又是指什么呢;
“血”指我们的流动血液,其中包含“水”;“气”指能够“调动”我们血液运行的一种力量;
如果说“血”为“阴”;则“气”为“阳”。
为一种能够“相互之间的转化·切换于‘息’之间的形态”。
当然,这里我对于“气血”的描述并不准确。
气指变化,血指结果,而血指结果,则又会带动气的运行;也是相互之间的阴阳论述。
而其“气血”之间却别则更是在于“水·水谷精微”上的差异。
其人体的“气”,我们身体的这种“能量·动力”的来源是什么一定要知道;
即,来源于“往复循环式”的“阴阳一气”变通的变化;是天地自然见的一种往复式成就、孕育了我们眼前形态;
而我们身体上“循环往返式的这种周期性运作形态”,使得我们拥有了“生命力(气·阳)·生命体(血肉筋骨等·阴)”;
而这种“周期性”的天地生息的升降作用;是会形成、化作我们可用的力量、生命力的。
因为,按照“能量·可以为用”的理念,我们就知道,一定是这种“循环·往复性”的作用,使得可以产生出我们可以为用的这样一种“动力”,后我们将这样的事物情况,称之为“能量”。
即,我们人体的“生命力”来源于这种“周期性的往返和反复”的“变化”;
而当其完成一轮周期后,哪怕是“呼吸”,所提供出的这种“息”,都是能够推动我们生命力的来源。
所以,其“生命的真谛在于真息”;
即,一轮周期结果后是为“阴”,而其再“物极必反”式的产生、回生出“阳”的这样一种起伏变化为“息”。
因为我们生命的身体,“息性”便是在此;
而天地循环的“息性”在于一天,一个月,一年等等此类周期性的往复回升情况。
但其我们超级宏观、脱离了物相的“宇宙”却是“无往复界”;除非是我们去“着相”,它才会有“往复界”。
而这种“往复界”的“能够归来性”,我们称之为“息”;
阴极而阳生,其万物以“息”相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