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价投的六大认知(中)(2 / 2)
我们是要跟着公司吃香喝辣,又不是做慈善帮助公司。
“不愧是李蛋先生,这些观点总结的都很到位啊。”王成轻声道。
“嗯,确实不错。”苏世杰点头应道。
“来,接着刚才的点,我继续讲价投的第三个观点:减少交易。”李蛋说道,“无为即有为,以不变应万变。
我知道这一点会被很多人吐槽,但我也能理解他们,毕竟股票不交易这事儿不是所有人都能想明白。
我把不交易的这段时间叫做持有。前面我讲了我们要选择优秀的公司,因为强者很强,那是强调选择的能力。而持有则是投资中另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选中机会可能不难,但难就难在要守住机会。守住两个字看似简单,但实则难上加难。
股市里的诱惑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一个人没有强大的定力,而是随着股市随波逐流,那他是守不住机会的。
如果你们相信持股可以让你躺赚,那便请你一直相信,因为事实就是如此。
但倘若你不相信持有的力量,而是想要通过不断交易彰显自己的聪明头脑。那我只能告诉你,你的结果不会好,聪明反被聪明误,在股市里尤其如此。”
李蛋说的前三个观点,苏世杰也思考过,他的结论几乎和李蛋一样。
如果千方百计选择好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卖出好公司的股票,那当初干嘛又要买呢?
好的东西不应该一直拿在手上吗?坏的东西不才是应该被扔掉的吗?
简单的常识在考验人性的股市里却始终被股民们忽略。
“再来我要说说分红,价投认知中的第四点:理解分红。”李蛋说道,“很多股民看不起分红,觉得分红就是把自己的钱分给自己,而且还要承担交税的成本,划不来。
如果你真正这样想,那你可是连股票的门都没入啊!当然,我说的是价投一派的门。
我想有心人应该去看看茅台的分红,看看这家公司这么多年来分红的变化,以及投资者在分红中收获了什么。
当一家公司从小树苗慢慢长成参天大树后,它的分红会有质的变化。而当这家公司还在小树苗的时候,如果我们把公司每年的分红再投资,再买入它的股票。那第二年我们能分红的股份就更多,分红的钱也就更多。
于是,我们拿着更多分红的钱继续买入这家公司的股票。我们持有的股数会变多,而下一年,我们能分红的股票也能变多。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复利过程。可能在头几年大家感受不到这种分红再投资的魅力,但是再多过几年,可能坚持下来的人就能尝到其中的甜头。
那些持股茅台十几二十年的人,现在每年的分红都要大于当年投入的本金了。这样一笔买卖不划算吗?而当他们拿着白给的分红钱再继续买入股票,来年分红得到的钱就更多。
这就是复利的本质!也是分红为什么那么重要的原因。
如果你想入门价投,那一定要把分红这事儿想清楚。要不然,你连门都入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