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杀猪饭(1 / 2)
地上的积雪开始融化,田间地头又有了劳作的身影,竹林坊的大门敞开着,七八架马车满载着多层叠放的泡菜坛,还有不知何物的木箱鱼贯而出,吸引了不少村民围观,半个多月了,每天看见一担担大白菜往里送,大缸小坛的也运送了好几次,没想到运出去的是一个车队,怪不得说大少爷是做大买卖的,往年烂在地里沤肥的白菜萝卜,竟也能卖大价钱。
河西村人期盼的小年终于到了,老天爷露出灿烂的笑脸,全村老小聚集在粉条作坊,六口大铁锅吐着火苗,徐老太太指挥女人们烧开水做粉条,原来准备做大米饭的,前几天一群孩子跑到村长家门口,壮着胆子问可不可以还吃粉条,于是村长差人买了两百斤薯面,五十斤白面外加五坛好酒。
男人们的奋斗场面有些血腥,三头大肥猪发出凄惨的叫声,然后就变成案板上的肉,全剁成两斤和一斤的条块状,堆放在案板上,孩子们指指摸摸,好像已经尝到了肉的鲜味,三大盆猪血已经凝固,随意划几道川水放在一边,猪头猪脚猪下水交给女人们处理。
木炭也已经搬下了山,可以开始分配了,徐村长在众人急切的注视中说道:“今天 是过小年,孩子们最大,杀猪饭就按他们的要求吃猪肉炖粉条,还准备了一些馒头和酒,中午吃不完晚上接着吃,第一次当村长好些事想不到,做得不周全的地方大家多多包涵。”
客套话还是有必要说的,众口难调,再好的事情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比如挑木炭下山的时候,就有人唠叨碎屑多,作为村长他也想给大家发最好的炭,可他又想多换一点银子,过惯了苦日子,有木炭碎屑过冬已经是很好了。
再说,碎木炭也是可以换钱的,要不是运送途中容易洒落,他还真舍不得分给大家,山里的树桩子多的是,寒冬腊月里哪一家不是围坐在柴火堆旁取暖,烟熏火燎的能好过这些碎炭?
“你是最好的村长。”“做得好,又分银子又分肉,没听过有这样的村子。”“徐村长,以后我们都听你的。”村民们用最淳朴最直接的话语表达自己的心声。
张来福乐呵呵的走上前,六十多岁的老人头发花白,腰杆子还是笔挺的。“村长啊,你是个能耐人,我家是最早来河西村的,已经二十多年了,开荒种地累不说,日子过的抠抠搜搜,一年攒下几两银子还怕贼人惦记,我们这个村是百家百姓,平常打着照面都不认识,现在好了,有你领头不仅是挣了银子,邻里也亲近了,这日子啊越过越敞亮。”
张家算这个村子的富户,百十亩旱地收完冬麦种番薯,另外二十多亩菜地没断过茬,专给泰宁镇的酒楼送菜,是唯一有骡车的家庭,可全家住得仍然是土坯茅草屋,院子很大屋舍也多,土坯围墙比别人家高,祖孙四代三十多口人相处和睦,这个张老爷子也是个能人。
徐村长听着大家称赞,心里的那点不快也就不复存在,接过张老爷子的话题说。:“我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个村子,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今天的杀猪饭管够,还给大家备着酒,老天爷都给面子,咱这些d大老爷们就在这太阳下,好好唠唠嗑。”
喝酒是男人们的共同爱好,不管酒量大小都能喝上几口,酒也最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会子就有人称兄道弟相互打趣了。
徐村长清了清嗓子,看着一张张绽放的笑脸很有成就感。“别光顾着高兴,现在开始分肉了,没带篮子的回家去拿,木炭有些碎但都是没有烟的好炭,篓子不要弄坏了,回头得还回来,来福叔,你最年长家第一个来。”
话音刚落,好几个孩子飞快跑回家,江行远坐的桌子前,桌上摆着账册和红泥,嘴里念道:“张来福家七人,肉七斤木炭七十斤。”
张来福也不客气按了手印,他的二儿子负责分肉,随手拿起三块两斤的和一块一斤,放进伸过来的竹篮,大儿子把准备好的扁担插进木炭篓挑起,还有十斤在孙子的背篓里,祖孙三人乐呵呵往家去。
粉条作坊与村头有一里多地,而大多数村民都住在村头位置,于是,村间的小路上三三两两的人群,挑着木炭挎着竹篮背着背篓,回转的村民热络的打招呼,寂静的山村人来人往一派热闹景象。
热闹的分配场面还在进行,徐村长把一条大猪腿装进背篓,又叫了两个村民挑上四篓木炭。“走,我们给竹林坊也送一份年礼,多少是个意,顺便请他们过来吃个杀猪饭。”
所有人都知道,河西村有今天的好光景与竹林坊的大少爷脱不开关系,吃水不忘挖井人,礼物没有很特别,只是把他们当成村里的一分子。
回来的时候是坐牛车从官道进的村,还带来了六坛泡茶,周子财赶车,王管家跟村子里的很多男人都熟悉,相互招呼着就坐在一块。
仅有的四张桌凳留给年长的人坐,其他人自找小板凳自搭木架,树墩柴垛能坐的地方就没空着,一个个端着大碗猪肉炖粉条埋头苦干。
灶上的女人们更忙,猪头猪脚加几大块猪腿肉一起红烧,猪大肠猪肚加胡萝卜烧,四张桌子各上一大钵,另外装了两盆放在石墩上,大家自由添取,农家人吃大锅饭没什么规矩,当然是先下手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