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贫困户(1 / 2)
村长一整天都在为作坊忙碌,刚歇会就有两个小媳妇找上门,一个新嫁进来的说婆婆总是针对她,做什么都不满意,还不如出去做工,免得婆媳撕破脸丈夫为难,是个懂道理有主意的;另一个被婆婆小姑子欺负很了,听说作坊要人,跑到村长家里哭求,做工的人都安排好了,哭哭啼啼把村长媳妇的心都哭的软塌塌。
天都黑了,没办法再跑一趟,看能不能增加两个人。杨松林听明白村长的意思,马上同意再垒一个灶台,称赞村长为村民排忧解难劳苦功高。
宋德华叹口气说:“原本是照顾村里的贫困户,杨财水家应该第一个考虑,可是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实在没法安置。”
杨松林一震,杨财水是他的二伯,是爹爹的堂兄,从小到大两人关系最亲厚,老的老小的小是什么意思?
“堂兄堂嫂都去世了,家里只有二伯两个老人苦撑着,四个孩子中大丫十一岁二丫九岁大龙七岁小龙四岁,二伯快六十岁了,二伯娘身子骨也不好,几年来都是村长照顾,族人帮衬才勉强过来。”杨梅也很难受,杨财水是他爹的堂兄,平时总是借着大龙帮忙放牛给几斤糙米杂粮。
“我想现在过去看看。”村长陪着兄弟俩敲响杨财水的院门,家里没有点灯,一个佝偻着身子的老人打开篱笆门,杨松林差不多哽咽的叫了声二伯。
“松林啊,听说你回来很忙,就没过去打扰,你爹娘身体还好吧?啥时候回来兄弟见上一面。”老人的声音没什么起伏,就像是拉家常一样。
这个饱经磨难的老人,被生活压得只有一口气在喘息,可心里还牵挂身在异乡的亲人。“二伯,我爹娘很快就会回来的,到时候你们好好唠唠。”
“那好那好,就在这院子坐吧,外面亮堂。”说着搬来几个小板凳,天保把一扎粉条和一盒点心递给他,老人双手尴尬的捧着,嘴里喃喃的念叨,咋这破费咋这破费。
“二伯,明天作坊开始做粉条,每天要很多烧柴,我想让两孩子把旁边的树枝砍了嗮柴,还要一个孩子专门看火添柴,一起算三十文一天,你看行吗?”
杨松林的话刚落,老人就激动的站起来。“小孩子咋能挣这么多呢,少点少点,我知道你是想帮二伯,我记下了我记下了。”
一家子老弱病残,别人只帮的了一时帮不了一世,得想法子让他们自己立起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十一岁的女孩不小了,自己的义子十三岁就撑开了一片天,可他不知道那是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受过高等教育的灵魂。
时间太匆忙,家常话有空了再聊,几人很快就起身离开。宋天保累了一天,晚上还要跟着许多田学调料汁,稀里糊涂忙半夜,天刚蒙蒙亮又跟着杨银根学揉面,确实是很辛苦,
有希望就有动力,想着不起眼的薯面经过自己的手一步一步变成粉条,然后变成银锭子,心里别提多带劲。
吃过早饭,上工的人陆陆续续到了,四个男人十四个女人加三个孩子,该交待的事情一定要先说,宋天保清了清嗓音说:“都是一个村子的乡亲,做事我是信得过你们的,可还是要叮嘱几句:我们是做吃食,手一定要干净,不能有长指甲,特别是头发要注意,等会给你们发一块布做包巾,回家自己缝个边,下工前要清洗用具打扫场地,从今天起我们要在一起做工,很多事要大家要相互合作,我们都是知根知底的同村人,不管私下交情咋样,在这都得听我安排。”
宋天保还真有几分领导才能,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自己的亲二哥也在其中,赖话说在前面,交情归交情,想自作主张不听安排的尽早离开。
停顿了片刻,宋天保觉得每个人的工钱要明确说出来,这个很重要免得背后议论纷纷。“工钱月末发,男的三十文一天,女的二十文一天,大丫三个孩子一人十文,做的多有奖赏。”
简短的开工仪式后,几个男人把揉好的两桶面和料汁,用牛车运到作坊,接着跟杨银根学揉面,许多田示范筛面冲面及晾晒的整个过程,女人们站在旁边看直了眼,薯面变成粉条的过程,就是这么盆锅桶倒腾一下,接着两个人一组上手练习。
许多田虽然是孩子,毕竟这个年代讲究男女授受不亲,指导这些七嘴八舌的女人真是有些为难,尤其是小媳妇,想指点一下手法,马上就躲的远远的,实在尴尬。
五口大锅同时筛面,两个人一组自由搭配,大丫带着大龙去旁边砍柴,二丫围着几个炉灶添柴,留两人清洗竹竿,另外两个人把晾好的薯面杆放到嗮架上。
许多田来来回回的观察,还真发现了点小问题,五个人手臂绕粉条的长短相差太大,嗮干后码放运送不方便也不好看,这个问题很好解决,让她们聚到一起统一绕粉条的长度就可以。
第一天做粉条吃开工饭很有必要,揉好的面都做完了,太阳正当头,天保端来一盆汤汁,杨梅提了一篮子碗筷。“大家都来尝尝自己做的粉条,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吃法。”这种吃法对汤汁的依赖较多,用了大骨熬汤调制,辣椒蔬菜切得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