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人性本恶(2 / 2)
回到家中,拼音课由已经掌握的令姜授课,李静姝则在座位上整理识字教材。
汉字几万个,常用的也就几千个,识字教材,李静姝并没有采用后世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因为她不太认同上面的一些三观塑造。
比如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李静姝就不太认同。
人间社会善恶标准,是比较主观的。
比如说婴儿吃奶,可能会咬伤母亲,但婴儿出于生存本能,是不会顾及这些的,他们也没有这个智慧,这些只是本能,无关善恶。
如果没有道德武力等秩序维护,完全失去秩序,比如乱世末世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人性本恶。
饥饿难耐,出于生存本能,砍了别人抢了食物,是人性本恶。
每个时代,都在劝善,那是因为要建立道德秩序和标准。
所以,李静姝认为人性本恶,但可以通过教育,引导人心向善。
只有认识到人性本恶,才能避免很多因为天真而产生的惨剧。
哪怕李静姝生活的时代,依然每年有至少十几万华人被各种手段骗到东南亚,被活割器官!
这种人世间的大恶,存在于世间各个角落,横跨古今中外几千年,而且会依然持续下去。
因此,认识到人性本恶,才会有起码的警惕意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绝不可无,这就是李静姝要培育的三观之一。
由于这个时代的淝水之战发生了改变,历史走向了岔口,因此并没有出现后世南北朝,诞生于南朝的《千字文》自然也没出现在这个时代。
因此李静姝直接剽窃过来,让她重新编书,那是不可能的,根本来不及,工程量也太大。
她只需要改动一小部分。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
开局就非常大气,又朗朗上口。
李静姝忙着默写改动,心里琢磨着印刷术什么时候得整上,这又是一个文教大杀器,得慎重。
第二天,沈红乔突然来访。
原来是沈红乔得回京城,她相公的家族在京城给他谋了一个小官职,而沈红乔也终于下决心,决定按照李静姝以前提供的建议,在京城把衣裳制作的生意做大。
由于沈红乔的行程匆忙,李静姝不得不把白天大部分时间,花在跟沈红乔的商议中。
可以借助夫家或者娘家的资源加速扩张,但经营权决策权不能落入他人手里,家族只给分红权。
又定好契书。
虽说契书这种东西虽然也有法律效应,但如果这些家族权势过大,双方地位悬殊的话,所谓的法律效应一样变成废纸。
李静姝和沈红乔各占一半股份,李静姝安排了前期经营的步骤,至于后续的发展,现在提太多没有意义。
等沈红乔下午离开后,李静姝才安排工人正式上工。
流水线分工,每半个月强化思想和制度学习,工钱又高,村民们觉得日子很有盼头。
其中,因为玻璃工坊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下,利润也比较大,工钱会高一大截。
但勤奋的农民们可不会嫌弃辛苦,不过岗位有限,都是优先安排李静姝之前交代的那些人。
不少经常传出家暴名声的人,都只拿到待遇最低的岗位,而且限定一家只有一个岗位,心里抱怨,或者后悔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