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萧远山当场切开尘封已久的冤案(2 / 2)
萧远山一阵苦笑。
“萧远山绝笔,萧远山绝笔. . . ”
“孩子,那日为父跳崖自尽,谁知被长在断崖上的一株大树擎住身体,才得以不死!”
“这下以来,为父的矢志已去,心中所剩的就只有报仇二字,那天的经历,我这辈子都无法忘记,设计埋伏我们,我都能理解,江湖之上,肯定许许多多的误会,可是他们居然杀了你那没有半点武功的娘!”
“孩儿,你说的仇该不该报?”
闻听这话,乔峰双膝跪地。
“杀母之仇,不共戴天,怎能不报!”
萧远山点了点头,很是欣慰,也很是心痛。
欣慰的是,能和自己的儿子保持统一战线。
而痛心的是,想起自己那冤死的妻子,就感觉一阵不平。
一句狗屁的误会,让自己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三十多年为查找当年真相,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三十多年该调查的也都调查了,该清楚的都清楚了。
现在已经到了算总账的时候了!
萧远山一把掺起,跪在地上的乔峰。
“峰儿,当年残忍杀害你母亲的那群人,大多数都已经被我亲手灭杀. . . ”
“丐帮帮主汪剑通,染病身亡,哼. . . 便宜的了!”
说起丐帮前任帮主汪剑通,乔峰脸色一变。
对于此人,乔峰是知之甚深,亦师亦父。
毕竟乔峰从小就是在丐帮帮主汪剑通的教导下长大。
对于此人的品行,乔峰自认为是相当了解。
不过他也同样相信,面前之人所说的那些话。
刚才有说起,是整个中原武林的强者一起参加了行动。
那必然会有丐帮帮主汪剑通在内。
这个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这里就连赵钱孙那种货色都有。
何况是天下第一大帮的帮主!
“只是个大恶人,带头大哥,直到现在,还苟活于世,甚至为父打听到,就在今天的这些人当中!”
萧远山说完,目光扫向在场所有人。
虽然已经知道带头大哥的身份,但是没有直接指明。
不是为了给对方留些颜面,而是另有计划。
想要报仇,直接删了对方,是一种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
只是那样萧远山这口恶气岂能卸掉。
刚才隐于暗处时,看到三大恶人也在此地,顿时有了新的想法。
隐藏在少林寺这么多年,上上下下的那些隐秘,萧远山知道的不要太多。
今天不光是为了报仇,也要让自己最大的仇人身败名裂。
乔峰眉头紧锁,出声问道:“此人究竟是谁?”
萧远山迈步走向场地中央。
“这带头大哥到底是谁,自己站出来吧!”
“当天,我们一家三口只是去走亲戚,途经雁门关,突然跃出十几个中原高手,将你娘杀死,大宋与契丹素来就有纷争,互相厮杀本不足为怪,但他们却联手来伏击我. . . ”
说到这,萧远山眼神一凝,声音低沉的说道。
“峰儿,可知这是为何?”
听到问话,乔峰低头沉思了片刻,随后回答道:“我曾经听,聚光大师说过,他们是勿信了一个契丹武士,要到少林寺盗取武学经典,所以他们. . . ”
乔峰说到一半,便被萧远山挥手打断。
因为实在有些听不下去了!
如果放在当初的萧远山,可能会相信这些表面上的说辞。
可是现在他已经知道前因后果。
至于那些所谓的误会一说,完全都是这群人找的借口而已。
想要将自己所做的那些错事通通忘记,那是不可能的,只能找一些理由来将它淡忘。
就像赵钱孙,他不说没有人知道他原先的名字叫什么。
就是因为当年那件事情,他连续改了很多次名字。
不敢以真实姓名,面对世人,这是典型的逃避自我。
向赵钱孙谈公谈婆,这种还算是有些良知。
有一些表面上道貌岸然,但背地里竟做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
面对于这种人,还不如呢纯粹的烂人。
因为他们,要比这群人活的更通透一些。
陈君逸没有掺和父子二人的对话。
不是不想说,而只是在倾听。
老早之前他便已经知道,这世道之间哪来有绝对的正义,永恒不变的邪恶。
有些人之所以会表面上呈现出大道圣人的模样。
是因为他想让你看到他那样。
比如现在的少林玄慈,他是被名利二字影响最为重的人。
虽是一心修行,不问世事,但江湖上的每一件大事都没有少了他的身影。
他可以凭借着自己的身份完全避开。
可是他却没有这般做。
所以在萧远山喊出让带头大哥自己站出来的时候。
少林玄慈下意识的看了一眼站在远处的慕容博。
事到如今,也就只有他一人知道,当年那个假消息到底是谁传出来的。
酿造如此惨案,自己责任占六成,他的责任也占据四成。
至于那群无辜死去的武林人士,只能是白白牺牲。
而站在另一头的慕容博,也感受到了玄慈的目光。
作为当年好友,他确实利用了少林玄慈。
但是他有自己不可不做的理由。
对家人的责任,对朋友的忠意,这两者之间,都不足以和自己所谋的大业相提并论。
若想得到无上权力,二者皆可抛之。
即使不将其弃之,也要利用一番。
那些无辜死去的江湖人士,和萧远山一家就是当中的牺牲品。
萧远山眼神坚毅的看着面前的乔峰。
“当年,你爹我并没有想夺取少林武学经典之心,他们确实是冤枉于我. . . ”
说到这儿,萧远山转过身,看向少林的方向。
“冤枉我,好. . . 我萧远山就一不做二不休!”
“你们冤枉了我,我萧远山岂能白受你们冤枉?”
“三十年,我隐藏身份,不光调查当年的真相,隐藏在少林之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