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突发状况,降龙伏虎(2 / 2)
少室山。
一声声急促的钟声,惊起了满山遍野的飞鸟,以及林中走兽。
这道钟声与往常有所不同?
极速的频率,就像是在昭告大家,少林寺中可能要有大事发生。
寺内的一众僧人,急忙的向着大雄宝殿的方向集合而去。
而此刻大雄宝殿前方的空地之上站满了各色各样的人等,
除少林和尚以外,还有一群三五成群的江湖人士。
今天的少林寺人声鼎沸。
从建寺以来,都没有像今天这么声势浩大的去办过全武林的盛会。
此时到场的有,天下第一大帮丐帮,青城派等等,这些个正派的代表。
除此之外还有那臭名昭着的星宿派,也是硬邀到场。
大理段氏,还有久居海外,和中原武林人士没有多大交际的,蓬莱派也罕见出场。
正所谓是正邪黑白,只要是能叫得上名字的,还有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基本上都已经在这少室山上了。
现在的时辰还早,有一些相对较远的现在还没有赶到。
而陈君逸,也自然是要提前到的。
看到萧峰果然还是没有到,而他自己却没有着急献身。
就站在一侧,看着场中所发生的一切。
此刻的空地中央,几个老的不成样子老和尚,带领了一群小和尚。
正与一个身着怪异,打扮不似中原人物,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在那里似乎是对着些什么。
那高大中年男子,又是十分的彬彬有礼,语言交谈也不失大师风范。
所说的话也是谦逊有加,完全让人看不出他是一个十分有野心的家伙。
站在一旁隐藏住自己信息的陈君逸,看到那人时,一时之间差点没有笑出了声?
场中之人不是旁人,严格的讲他应该是一名和尚。
只不过他不是中原的和尚。
而后来自西域雪山大轮寺,吐蕃第一国师鸠摩智。
他属于宁玛派,这是属于藏传佛教之一。
是一个刚刚成立不久的新教派。
看到鸠摩智的时候,陈君逸便觉得这次的剧情稳了!
但是好像有一丝偏差?
那就是在其身后还真有三个人。
两个中原的和尚,还有一个穿着打扮都不是中原人物。
而陈君逸到此有一会儿了,对于刚才的事情,他也是知之不多,但好在也理解了个大概。
事情是这样的,前不久少林寺发生了一起经书被盗事件。
而盗取经书那个人,由于武艺不精,再加上不善做贼,当场就被这群少林高僧所拿下。
将其抓获,最后发现盗取经书之人不是中原人士。
所问之下,这才了解,原来那盗取经书之人是来自于天竺国,名叫波罗星。
几经盘问这才知道,这波罗星是受了其师兄哲罗星所委派,来盗取少林寺的七十二绝技。
这不,站在鸠摩智身后的那个穿着怪异的,就是波罗星的师兄哲罗星。
而他身边的两位中原和尚,也不是旁人。
就是五台山清凉寺的方丈,法号神山,江湖人称神山上人。
在其身边的,郑氏神山方丈师弟神音大师。
说起这二位并没有在少林所邀请的范畴之内。
他们师兄二人来此的目的,正是为了帮助哲罗星,救出他的师弟。
这三人的修为,有高有低。
两个先天中期,一个先天巅峰,都可以算得上是江湖中的好手。
特别是这个神山上人,别看他身材矮小,但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太阳穴鼓起,极具威严的长相。
曾经在弱冠之年,也想投奔我少林门下。
但是,与少林派当时掌门人,灵门方丈,私下里交谈之中发觉神山太过于锋芒毕露,而且个人的性格还极其傲慢。
便宜婉言将其拒之门外。
神山上人一怒之下,投身到五台山清凉寺,本着天资聪颖,悟性极佳。
在武林中也算得上是不可多得的武学奇才,自身武学修为在清凉寺可数第一。
而立之年,便能技盖全寺,最后,成为清凉寺最为年轻的一代掌寺方丈。
曾经江湖上有一道传闻。
便是拿着当时少林新起之秀玄慈方丈与其相互对比。
就好像现在的南慕容北乔峰一样,甚至那是二人的名气,要赶超前两者。
一个被称为降龙,一个被称为伏虎。
盛传最凶的,就是二人的实力,说是在彼此伯仲之间。
对于这些传闻,二人也确实没有在一起比斗过,孰强孰弱还有未可知?
但是神山上人一直认为清凉寺的绝学,没有少林寺水平高。
一时之间突然想起了,少林达摩祖师所创下的那七十二门绝技。
只是碍于身份,再加上当年所受到的侮辱,没有与少林派言明。
而那偷盗之事,更是他个人所不齿。
所以直到现在,一直与少林派水火不容!
而在原着之中还有这么一段有意思的桥段。
影视剧里没有把它表现出来,因为那些都是与主线剧情无关紧要的事情。
但是要应酬有所关联,还真和那些重要角色纠缠不清。
原着处理的剧情是这样描述的。
神山上人,曾寻一个借口来找出证据。
他所调查的是什么证据?
自然是其师兄,丐帮的九代长老徐冲霄死亡的证据。
没错,老骨头棒子徐冲霄与神身上人是师兄弟的关系。
依照这个理由,故意到少林寺来挑衅。
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人脉,去邀请开封府大相国寺的观心大师,江南普度寺的道清大师,庐山东林寺觉贤大师和长安静影寺融智大师。
这已经是整个中原武林名气毫不输于少林寺的几个大寺院。
而天山上人费了如此大的周折,真正的目的就是要借鉴阅览一下,少林寺的七十二绝技。
而且还有自己的明确的计划,就是将大金刚拳谱,般若掌法,摩诃指诀,通通变成清凉寺的绝学。
天真的想到,在这些绝技的基础上,稍加改动便可自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