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章 史可法之死(1 / 2)
南明形势,瞬间岌岌可危。
就在此时,礼贤馆的幕僚,再次给史可法献上了毒计:
黄河是一条地上河,大量泥沙的涌入,使得河底越来越高,朝廷不得不修建了一条黄河大堤。
尤其是淮安境内——河底已经高出淮安城数丈。
在淮安城北,有一个“D”字形的黄河河道,称之为“高堰。”
而淮安地势高,扬州地势低,又有运河导流,北方的水流,必然会朝着扬州而来,连水渠都不用开挖。
因此,只要挖掘了高堰河堤,黄河之水就能席卷清军。
若是只有黄河河水,清军还能有几个存活下来。
礼贤馆的谋士们,想的可是一招彻底断根的——毒计!
他们连淮河都用上了。
而这一段黄河,实际上是夺了淮河入海口河道的存在。
淮河没了入海口,只能流入洪泽湖。
这条水量充沛的淮河,变成内陆河的结果,就导致洪泽湖越来越大,有明一朝,洪泽湖泛滥的记录数不胜数。
礼贤馆的谋士,就建议同时掘开黄河、淮河!
到那时,两条巨无霸河流汇集,沿着运河南下……
莫说多尔衮的三十万大军了,就算再添一个零,也要荡然无存!
然而……
史可法义正言辞:
“民为贵,社稷次之,此计伤敌少,而淮扬先为鱼鳖矣,不许”!
史可法再一次拒绝了……
礼贤馆的谋士们,又献上了一计——
扬州地势低,占据了金贵山的清军,能够直接炮轰全城。
史可法的战略地位,是受到严重威胁的。
既然如此,不如弃了扬州!
在扬州城外二十里处,有一大片山林,只要占据了这里,清军就只能仰攻他们,如此,就能事半功倍了。
然而……
史可法依旧拒绝了。
南明军越发的失落了。
这时候,多尔衮虽然吞下了刘泽清、刘良佐、张天福、张天禄等人的大军,然而,火炮运输缓慢,此时依旧没有送达扬州来。
多尔衮于是派人劝降史可法。
实则,却是再给火炮运抵,争取时间。
多铎先后派人招降史可法、淮扬总督卫胤文,都被严词拒绝。
多尔衮亲手写了一封信,劝降史可法。
史可法让幕僚起草了一份回信。
礼贤馆幕僚群策群力,写了一份慷慨激昂的《复多尔衮书》。
信中,将清廷本为大明边将,却阴谋造反,杀戮天下,给骂的狗血淋头。
更是通过细数清廷先后杀害的“大清功臣”,将爱新觉罗家的虚伪,给展现的淋漓尽致。
史可法看后,摇着头道:
“不要这么措辞严厉,委婉一些,要表现我们的委屈。
还是要劝着多尔衮和我们一道抗击贼寇的嘛!”
哪怕到了这等境地,史可法依旧对清军抱着幻想。
或者说,史可法数次拒绝正确选项,本身就是因为他依旧相信清廷的缘故。
他亲自操刀,大改一通,仅仅留下“乘我蒙难,弃好崇仇,规此幅员”等区区数句软钉子。
在书信的结尾,更是清朝抱有联虏平寇的幻想,他增加了——
“是以义始,而以利终,为贼人所窃笑也……”
今“逆贼”未伏天诛,谍知卷土西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