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置换迁移计划(2 / 2)
大唐的人口增长速度很快,未来几年对于住房的需求会增加很快,而且新城镇的聚集效应会让房产自然升值,远比种地的收益高、风险低。
土里刨食能挣几个钱?
当个不需要操心的包租公他不香吗?
至于说朝廷官员的想法更简单。
他们对于大唐的情况了解的更多,虽说朝廷在短期内会因为置换迁移计划背负巨大的财政压力,但是换来的结果却是朝廷对地方的绝对控制权。
西北道、高原道、琼崖、南洋。安南、渤海道、辽东道、金汉道和东海郡的土地都在民部和琼崖侯府手中,没有私人土地一说。
十几年过去,这些地方发展的都很好,原因就在于朝廷和琼崖侯府对土地有着绝对的控制权,想要做什么事情几乎没有阻碍。
这样的方式换来的是地方的安定和朝廷对于粮食安全的掌控力。
延伸下去,朝廷可以直接影响到这些地方的军事、民事和经济调度。
而且这些地区从一开始采取的是集中生产、集中管理的模式,皇帝的置换迁移计划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来实现集中生产和集中管理的模式而已。
事实证明这种模式可行,且效果很好,皇帝给出的计划表又很宽松,百官没有理由阻止皇帝的计划。
唯一的问题就是朝廷又要勒紧裤腰带了。
但是和未来可能得到的好处相比,忍一段时间也不是不能接受。
民部从各处扣出了一百五万枚银币和十万枚金币,李承乾从内帑拿出来两百万枚银币,二十万枚金币,正式启动了第一阶段的置换迁移计划。
李承乾还拿出了皇室在关中各地的皇庄作为第一批的城镇建设用地。
大量的资金砸下去,关中很快就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民部从民间招募了五百多新雇员,加上关中原有的三百多原有雇员,下到各地去负责置换土地的丈量估价。
皇帝这么大的动作,下面的人自然要表示支持。
以李绩、程咬金、苏定方为代表的武勋将家里的土地低价置换给民部,表示对皇帝的支持。
以张大素、上官仪、许敬宗、马周、韦挺为代表的文官也跟上,将手中的土地低价置换给民部。
京兆韦氏、窦氏、弘农杨氏这三家就拿出了多达十一万亩的土地。
琼崖侯府和吴氏商行将蓝田、济州、蜀中、西北道、幽州、丝路道、岭南、安南等地的名下农田、实验田、草场、货场、客栈、码头港口等产业的地皮所有权无偿移交给民部。
这些土地的总面积高达上千万亩。
为了支持皇帝,吴正义可谓是出了大血。
越国公府也宣布将其名下的三百多万亩土地、山林、鱼塘的地皮所有权无偿交给民部。
宋光、第二青和其他皇族成员也将名下封地产业的地皮所有权交给了民部。
有这些人带头,其他的权贵也不好意思多薅朝廷的羊毛,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将名下大部分土地置换给民部。
截止天元十一年十月,民部就基本完成了关中八成土地的置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