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不是简单的子嗣问题(1 / 2)
第二百三十章
吴正义一开始不理解琼崖百姓为什么如此关心自己的子嗣问题,直到他给李纲去了一封电报才有了答案。
李纲在回电里说,琼崖百姓之所以会关心他的子嗣情况,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担心他一旦出现问题,琼崖会出现不可预测的混乱。
这个道理其实与皇帝有没有继承人很相似。
吴正义表面上是与国同休的国侯,是大唐朝廷的臣子,但是谁都知道,他就是大唐南方的土皇帝。
琼崖和南洋与朝廷的各项制度都不一样。
百姓们清楚,吴正义在,朝廷就影响不到琼崖和南洋的事物。
在琼崖和南洋百姓心中,吴正义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实际统治者,更是他们心中的一种象征和寄托,代表的就是琼崖和南洋的百姓期望的生活与发展道路。
与其说百姓们关心吴正义的子嗣延续,不如说是百姓们希望自己心中的象征和寄托能够延续下去。
试问一下,除了吴正义的嫡子血脉,还有谁能担得起这样的重任?
吴正义的子嗣天然具有与他本身接近的角色属性。
明白了这个道理,吴正义有些不太高兴。
在李世民也发报询问他的子嗣问题时,吴正义觉得自己有必要采取一些行动了。
自己吃过苦,他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也如此辛苦。
在他看来,未来的琼崖和南洋,乃至整个大唐,应该有一套自己的运转规则,而不是因为某个人的存在与否出现反复。
思考了几天,他行动了。
他用了两个月时间写了一本书,内容是把自己前世时学习的各种有关文化、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的理论做了梳理,中心思想只有一个:
告诉这个时代的人一个正常的国家是怎么运作的。
这些内容在后世来说,只要上学的时候有好好学习,几乎是人人都明白的东西。
不对,这样说也有问题。
因为后世向全民普及这些东西的只有一个国家,在其他地方,这些知识都被上层精英垄断了。
所以这个国家的人很不好忽悠,特别是那些年轻人,除非是能拿的出极具说服力的证据,或是真正的领域内专家拿出大家看的明白的数据和成果,不然人们根本就不相信所谓的权威。
吴正义需要大唐的百姓对社会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某些个体和事件的身上。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着大唐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而不会出现太多人亡政息的事情,打断发展之路。
吴正义知道这本书的威力,所以他把书写出来之后,亲自跑了一趟长安。
李世民和李渊看过这本书之后,心潮澎湃。
不是激动,而是恐惧。
这本书把一个王朝的里里外外分析的太透彻了,完全是把底裤扒掉展示在世人面前。
王朝上千年来营造出的神秘感和威严在这本书中被扒的干干净净,剩下的只有一张协作关系形成的大网。
而大网的中心是谁根本就不重要。
他们很难想象这样一本书流传出去会有怎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