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改革(2 / 2)
“嗯,那今天就先这样,大家回去后立刻开展工作,落实我的要求。今后这样的会议会越来越多,我们还有很多制度需要建立,需要完善。”
“遵命。”
接下来的半个月内,陈飞的大周国开始了一次历史性的蜕变。
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分配土地,私人承包,除了国有的养殖场、渔场和果园外,农田生产出的食物不再每天上交,这让陈飞的收入下降了一大半。
不过这并不是说大周国的财富变少了,而是藏富于民。之前农民手中没有钱,只是免费的劳力,市场上的交易行为并不多,能持有金币的只有大周国的一群高层。
但是现在,农民们手中有了粮食,便开始自发地交易,金币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流通,诞生了真正的市场经济,整个经济被盘活了起来。
第一周过去,神都城和出云城的两个税务司为陈飞收了三万金币,和六百万的食物!
第二周过去,两个税务司为陈飞收了六万金币和一千万的食物!
从公有变私有,还有一个很明显的优势,那就是衙门的事情变少了,行政效率提高了。
在此之前,丞相府要每天安排人对各村庄的农民按人头发放食物,一天一次,需要排很长的队,有时候一个农民甚至需要四五个小时才能领到一份食物。
人少的时候还好,还能忙得过来,但是现在人多了,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还有卧病不能下床的,衙门还需要专门派人上门服务,这就太耽误时间了。
变成私有之后,农民自己产出食物,自己留下每天的所需,衙门的人被解脱出来,百姓们也不必再辛苦排队,等着点名领食物了。
而且,百姓手里变得有钱了,去市场上购买物资的次数变多了,大周国的内需顿时增长了数倍,这半个月来,市场上的物资一直都处于短缺状态,西戎国商队、北方草原商队所带来的商品大量倾销,让商人们乐开了花,决定加大人手,带更多的物资过来。
总的来说,就是陈飞的大周国,经过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后,开始脱离一板一眼的死规矩,朝着一个正常的社会来转变。
不过这次的经济改革也只是刚开始,陈飞也怕搞的太过,把自己的经济给玩垮,所以只是对农田下手,像养殖场、渔场、猎人小屋、果园菜园,还有各矿场伐木场,以及麻田、桑田等经济建筑,都还是国有,并未开放让私人参与。
在陈飞的设想中,如果经济改革成功,那么其他经济建筑也都逐步开放,让私人承包。但如果改革失败,那也有这些国有经济建筑作为后盾,不至于全线崩盘。
不过现在看来,改革暂时是成功的,经济不断向好,整个大周国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欣欣向荣,每个人都充满了活力。
而在这期间,神都城和出云城两座城市的围墙也都建造完毕。
城墙建成,大周国终于拥有了两座真正意义上的封建时代城池,不仅是区域经济的中心,同时也是军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