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黎曼猜想(2 / 2)
听了几节课,觉着索然无味,他索性不去上课了。
反正上学期每一门考试都达到了近乎满分,老师也不会在意。
三月下旬,郑奕晨终于将黎曼猜想证明过程吃透,在上面花的时间约为2700小时,如果每天正常学习15个小时,那就是半年。
由此可见,黎曼猜想作为“千禧年七大数学难题”之一的难度。
这还是郑奕晨在数学Lv4的加持下,加上有着扎实的基础。
其实,现在看起来,整个证明过程之所以如此费时费力,是因为它省略了许多重要步骤,而如果将这些内容补全,他自认可以在一周之内吃透。
再次捋清思路,开始了撰写加上他理解后的黎曼猜想证明过程。
这下,思路就异常流畅,在月底,郑奕晨完成了论文的撰写和修订:
……
……式中的积分实际是一个环绕正实轴 (即从 +∞ 出发, 沿实轴上方积分至原点附近, 环绕原点积分至实轴下方, 再沿实轴下方积分至 +∞ - 离实轴的距离及环绕原点的半径均趋于 0) 进行的围道积分; 式中的 Γ 函数 Γ(s) 是阶乘函数在复平面上的推广。
对于正整数 s>1: Γ(s)\u003d(s-1)!。
可以证明, 这一积分表达式除了在 s\u003d1 处有一个简单极点外在整个复平面上解析。 这就是黎曼ζ 函数的完整定义。
根据文献xx中提供的数学方法可证,黎曼ζ 函数满足以下代数关系式:
ζ(s) \u003d 2Γ(1-s)(2π)s1sin(πs/2)ζ(1-s)
……黎曼ζ 函数的所有非平凡零点都位于critical line上——即证得黎曼猜想。
郑奕晨将【一种黎曼猜想的重要工具——KM函数】论文与【黎曼猜想的一种完全证明方法】一同投稿了普林斯顿《数学年刊》。
出于某些担心,他备注了两篇论文的关系,以便编辑部审稿。
论文投稿成功,郑奕晨转向阿提亚在去年某大会上演讲的思路。
阿提亚认为人们应“认真倾听”的新思路,基于对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无量纲数——精细结构常数的推演。
推演过程结合了冯·诺依曼等科学家的早前理论,还引入了一个新的所谓TODD函数,该函数被视作证明黎曼猜想的核心。
经过几天的研究,郑奕晨发现,这个新函数定义并不明确。阿提亚的新思路成立,但所能证明的也只是黎曼猜想的一小部分。
他没有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任何人,并不是担心被抢了成果。
世界上无数人幻想着证明了黎曼猜想,无数人前仆后继地伪证它,在这个成果没被世界认可之前,还有一段距离。
曾经,“千禧年七大数学难题”之一的庞加莱猜想,被证明出来两年后才被数学界最终确认。
虽然郑奕晨将证明过程极力简化,可它也还是世界级难题,最理想的结果是两个月。
几日后,米国东海岸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市。
高等研究院,一个《数学年刊》编辑看到了郑奕晨的论文。
“Oh my god!It was crazy!”
《数学年刊》每年都会收到无数投稿,宣称他们解决了世界级难题,而99%的都是一个噱头。
不过,他看到了一个名字:郑奕晨。
那个来自华夏的弱孪生素数证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