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记者来访(2 / 2)
“我看到了欣欣向荣的丰收喜悦,在这个寒冷的大冬天里,捂热了许多人的心灵。”
刘阿满点点头,
“因为丰收代表着农民可以填饱肚子,代表着我们将不再挨饿,而这漫山遍野的果实,都是一个从农村里走出来的男人从书里一步一步实践下来的,”
“而他并没有参加高考,他不仅没有上过高中,连初中也只上了一年而已,为什么呢?因为贫穷,贫穷代表着没有书可读,只有实现了温饱,其他人才有更多机会去读书习字。”
最后,刘阿满盯着许记者的眼睛,认真的说,
“所以,与其采访我们,不如更多的去了解一下那些到了年龄还留在家里务农的孩子们的心声,他们更值得!”
“还有,我们刘家庄经过大队长开会决定,今年的卖橙子的收成将拿出一部分出来翻新生产队的小学,一部分用来支付学生的费用,尽量让村里的小孩都能去读书识字。”
……
许记者走的时候,带走了一背篓的橙子,相机里还有几张相片,除了那破旧得不能再破旧得山村小学和一张张渴望上学的纯真面容,就是一张姑娘家正弯着腰剪橙子的相片。
他回去之后,就开始马不停蹄的整理稿子,力求做到自然,质朴,动人!
很快,省报、江市日报都刊登了他的三篇文章,
《劳动致富——状元之乡刘家庄如今的新面貌。》
封面上配着一张相片:清晨时分,整个刘家庄笼罩在一片丰收的喜悦中的图片,一片金黄异常显眼。
《官民一家人——清溪镇梁书记的十八双破布鞋》
封面中,梁靖背着身子,正和村民们挑着一担金黄的橙子,村民们黝黑的脸上布满了笑容。
《渴望——乡村孩子的求学路》
封面上,一所破旧的小学中,一群孩子正在聚精会神的望着讲台。
这期的报纸一出,大家的关注度反而都放在了那一片漫山遍野的果树上去了,
毕竟,现在的环境普遍就那样,很多孩子读不起书,这是事实。
填饱肚子都难,谈何学习。
但也引起了不少的关注度,不少孩子都被父母咬着牙送进了校园。
毕竟那上面也刊登了理科状元刘阿满的个人情况,一个从农村里考出来的大学生,也给了不少人希望。
而最令人关注的就是刘家庄甚至整个清溪镇大规模种植红橙致富的事情。
也有人质疑这种做法是否可行,是不是存在资本压迫。
但这问题一提出,就遭到了不少知识分子的口罚笔诛。
自恢复了高考,知识分子的地位节节攀升,随着的革委会之类的倒台,他们也算苦尽甘来,恢复了原有的地位。
其他地方的生产队也有样学样,根据自己村中的优势,都搞起了脱贫计划。
也有不少人都对这一口金黄色的橙子起了兴趣,
一时间,龙五拉出去的橙子畅销无比,老是回来抢货源。
搞得傅泽野差点发飙。
此时的刘阿满,正静静地看着陆知闲拨通京市的号码。
这电话一通,那头就传来一个爽朗的声音,声音大得连一旁刘阿满都听到了,
“好小子,出息了,我都查到了,你和阿满真的给我长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