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澹台博望(2 / 2)
“叔父,那家馄饨铺有什么故事吗?”
一旁的澹台月璃有些好奇,忍不住问道。
澹台博望将心中那股子怅然的情绪收了起来,“没什么,吃惯了山珍海味,只是觉得那家馄饨铺的馄饨很对胃口。这些年在南境,再也没吃过那个味道了,有些怀念罢了”。
清沐和楚玄到的时候,那间雅室里又恢复了之前那种温馨、愉悦的氛围。
“姐姐,你来了。这就是我跟你说的一个很重要的人。”
一袭青衫的澹台博望定定地看着清沐,这就是长大后的“澹台月瑶”吗?
他努力地想把眼前美丽的女子和记忆中小小的女孩儿重叠起来。
可时间太过遥远,脑海中的澹台月瑶只剩下了一个有些模糊的影子。
原来不知不觉间,匆匆流年真的如风般容易飘散,只一转身就再也回不到从前。
不过,长大后的月瑶倒是很像她的母亲,只不过比她的母亲更有神采。
在澹台博望看着清沐的时候,清沐也在认真地打量着他。
一袭青衫打扮倒像个文质彬彬的读书人,谁能想到眼前的“中年文士”会是鼎鼎大名的镇国将军,南境守将,澹台博望。
只一眼,清沐就猜出了他的身份。
清沐记得自己幼时是见过这位叔父的,可是有些想不起澹台博望当年的样子了。
“澹台将军,多年不见,将军风采依旧。”
楚玄自然是认得澹台博望的,只看身侧清沐的神色,就知道她已猜出眼前之人是谁。
他知道清沐一时半会儿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所以当先与澹台博望打了个招呼。
“宁王,多年未见了。当年离开徽京的时候,宁王还只是个小小少年,如今少年已成家立室了,恭喜宁王。”
“多谢澹台将军。这是本王的王妃,司徒清沐。清沐,这位就是镇守南境鼎鼎大名的澹台将军。”
楚玄的引荐倒是解开了清沐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的尴尬局面。
“澹台将军,幸会。清沐听说过澹台将军的大名,如雷贯耳,清沐平生最敬佩像将军这般顶天立地、保家卫国的英雄好汉。”
澹台博望的大名她自然听过无数次,南境之所以太平了这些年,可以说澹台博望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样的人是值得敬佩的。
“清沐客气了,无需‘将军’长‘将军’短的,若是不介意,大可以直接称呼我一声‘叔父’。宁王殿下以为如何?”
“一个称呼而已,本王与清沐叫一声‘叔父’也是应当的。”
说着,楚玄含笑地看着清沐,就像他说的那样,一个称呼而已。姑且不论身份,只说澹台博望的年纪,称呼他一声“叔父”也没什么不妥当的。
“叔父。”
清沐从善如流,听得澹台博望心中很安慰。一旁的澹台墨白与澹台月璃也跟着激动起来。
“姐姐,你看叔父高兴的。我和大哥也很高兴。”
“清沐这些年一直行走江湖,有没有去过南境?”澹台博望问道。
清沐摇头,她这些年也算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地方,可确实没有踏足过南境,往南最远的也只是到过云州。
“南边最远我只去过云州,不过南境的暮溟山我向往已久。以后若有机会,定是要去看一看的。”
“暮溟山的确值得去看一看。叔父少年时第一次去南境,就惊叹于自然的鬼斧神工,暮溟山兼具奇险秀丽于一身,站在暮溟山顶,可以将南境风光尽收眼底。春夏秋冬,四季变换,每一季的暮溟山都是不一样的风景。清沐,一定要去看看。”
提到暮溟山,澹台博望有些感慨。
“姐姐,若下次我再去南境,你跟着我一同去吧。我给你带路,南境是个好地方,有很多好玩的。”
听叔父说起暮溟山,澹台月璃一时兴起,立即邀请清沐下次一同前往南境。可话才一出口,就觉得有些不妥,姐姐现在已经是宁王妃了,哪能随便去哪里呢。宁王殿下还在一旁,自己就想“拐”着姐姐去南境了。
“好啊,到时本王也叨扰郡主一番,与清沐一同去看看。”
楚玄知道澹台月璃对清沐这个姐姐很有些情意,不管能不能成行,这份情意他和清沐心领了。
澹台博望早就听闻楚玄对清沐情深义重,如今亲眼瞧见,心中更是熨帖。
尤其是楚玄与清沐自然而然的无意识的眼神交流,流淌着一种温柔细腻的绵绵深情。
澹台博望透过清沐,好像看到了很多年前同样美丽与明艳的女子。
也真是奇怪,刚才还在感慨似水流年匆匆而过,冲刷掉了记忆中的很多剪影。可那个女子的样子却随着时光流转愈发清晰,再也挥之不去。
有些错过终究成了再也无法弥补的过错。
幸好,有的人可以永远留在记忆中,可以永远年轻、永远让人铭记。
清沐终究是比她的母亲幸运,遇到了真正爱她、懂她的那个人。
你的女儿,如今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