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大漠茫茫起苍黄,铁血孤军悲暮迟(2 / 2)
杨羽平静的答道:“叫我柳晋吧。我有事要去蒙城,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走。杨同大哥说雁城这里可以买到去蒙城的地图,所以我便随杨同大哥先来雁城了。”
多年的经历让杨羽格外谨慎,他也不知道杨家知道自己后会如何对待自己,所以他依旧使用了假名。
待杨羽说完,杨戍沉吟着却并未说话。如今北蒙行省局势动荡,蒙城也是戒备森严,如此高手此时去蒙城?想干什么?会不会是奸细?
看着不说话的杨戍,杨羽眉头微微皱了下问道:“有何困难么?”
杨戍开口道:“非是我不肯给柳兄弟地图,只是如今北蒙动荡,小兄弟一人实在危险多多,若不是急事,可待我雁城内的商旅集结完毕后,由雁城驻军派人护送更为妥当些。”
杨羽却是从杨戍的眼中看出他的真实意图,当下微微一笑说道:“将军放心,我不是什么人的奸细,只是家父有遗愿,我必须到蒙城才能完成,所以还请将军行个方便。至于安全问题……多谢将军关心,我想类似摩达人那样等闲数十个骑兵还奈不得我何。”
被杨羽一眼就看穿意图,杨戍脸瞬间红了红,他嘿嘿干笑两声正要说话。突然府外传来了凄厉的鸣号声,一个传信兵大喊着“敌袭!敌袭!!”冲进了大厅。
杨戍的面色一变,豁然起身大喝一声:“什么情况?!”
传信兵单膝跪地上气不接下气的说:“探子回报,城西北百里之地,厌色人骑兵大队正朝雁城而来!”
杨戍面容严肃,立刻有条不紊的发布城防命令,一时间整个雁城如同一架战争机器运转了起来。
杨戍抱歉的对着杨羽一拱手,然后带着他的副将亲随人等立刻往城门方向去了。杨羽则把疑惑的目光看向杨同。杨同知道杨羽初来乍到别说对雁城,就是对北蒙的大形势都了解不深。于是耐心详细的告诉了杨羽。
雁城周边共有大小近二十支左右的部族,以前北蒙强大之时,他们都是守土治民,完全顺从于北蒙的统治,大家也都一直相安无事,共同繁荣。但是随着北蒙逐步衰弱,如今的这些部族已经全部都被漠北寒领所操控,以劫掠雁城及周边为生。
厌色人就是其中最大最强盛的一支,也是唯一一支敢打雁城主意的部族。
厌色王及以下共有四位聚灵境高手,号称拥兵上万,其实能够作战的族人大约也就三五千。而整个雁城连杨戍在内也只有三个修炼者,其中杨戍是聚灵境前期,其余两个只是结丹境大成,守军人数也只有四千多一点。
杨羽听完眼睛也是微微的眯了下,心中对北蒙的形势有了一种古怪的感觉。雁城在北蒙来说不大,可也不算非常小,居然仅仅靠一个聚灵境前期的年轻将军镇守。就算没有漠北寒领在背后支持操控,也无怪这周边的部族会有不臣之心。
“看看去。”杨羽对杨同说了一声,当先走了出去,杨同紧随其后。
两人一出门就看到了雁城大街上那紧张的局面,估计是面对过太多次这种情况,雁城虽然紧张但是却并不慌乱,人人脚步匆匆但也算井然有序。
杨羽一路对着城西门走去,厌色人从西北来,十有八九会在西门现身。果然杨戍也在西门城头,杨戍看到军士拦住杨羽两人,手一挥,军士让开,杨羽和杨同就上了城头。
不一会,果然见到远处黄尘滚滚,很快大队骑兵蜂拥而至。这些骑兵挥舞着手中兵刃,嘴中怪叫着,一会就在雁城西门外列阵完毕。杨羽大概一扫,的确是有三千左右的骑兵。只见一个人打着马,抵近城门然后挂着什么东西的一支箭矢“嗖”的射了过来,扎在城门楼的木柱之上。
杨羽回头看到那箭矢上挂着的赫然是一颗人头。
杨同大叫一声:“王大哥!”杨戍则满面狰狞的怒视着对面的厌色人。
厌色人示威之后,又有几人抵近城门,高声谩骂肆意侮辱,整座雁城鸦雀无声。
杨羽斜眼看了一下杨戍,年轻的将军胸膛起伏,眼光中有着无边的怒火,但是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看到雁城毫无反应,对面又有了新变化,一众北蒙的平民百姓被从后面赶了出来,厌色骑兵一人拖着一个平民在雁城面前来回的奔驰,惨叫声不绝于耳。
杨羽冷冷的看着杨戍,蹦了一句:“你还想忍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