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神农洞府(1 / 2)
洞穴入口处,只有五六米宽,白蛇进去之后,走了二三十米之后,就停了下来,转头望着背上的宁云风,通过神识传音:“主人,前方禁地,小白再也不敢前进了。”
“据祖辈传承的信息,这块石头就是洞府的大门,洞府里面就有化形丹,只是我们无法开启大门。”
“小白能不能化形成人,就看主人的了。”
宁云风其实很理解白蛇的想法,他从左掌印记中,已经了解了一些妖兽的成长信息。
白蛇所追求的,无非是修成正果,而蛇类的修行途径,无非有三种:
一是正常修炼,蛇化蛟,蛟化龙,但这种龙,都是伪龙,属于最低层次,无法晋升,算不上正果。
二是与龟相交,形成龟蛇之体,是上古玄武的形状,一旦二者合体成功,也能夺天地之造化,得道成仙。
第三种方式才是上乘之法,先是化为人形,再修炼成仙,但这条路,艰难无比,身经百劫,必须得有天大的机缘才能成功,不过一旦成功,那就是妥妥的位列仙班,与天地同寿。
白蛇不知得到的是什么样的传承,但很显然是想选择化人成仙这条路,宁云风倒是感慨白蛇不畏艰险的诀绝。
宁云风翻身下了蛇背,走到蛇头面前,看到前面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将去路堵住,仿佛是到了洞穴的尽头。只是从缝隙中透出丝丝缕缕的灵气,就让包括白蛇在内的众多动物进化到初生灵智的程度。
宁云风细看之下,这块石头竟是一块完整的羊脂白玉,上面雕刻着奇异的纹路,隐约可见就像一个甲骨文的“止”字。
宁云风站在这个比他还要两倍的羊脂玉前,伸手推了推,纹丝不动,仔细检查了一阵,玉石光洁,并没有任何开关形状的部件,也没有发现锁眼之类的小孔,唯一显眼的,就是石碑正面那个大大的“止”字。
宁云风伸出右手,抚摸玉石上的那个“止”字,想研究这其中隐藏有什么秘密,也想试试看有什么方法来解开这个秘密。
可当他的手刚一接触到“止”字上,便再也无法挪动,仿佛有一股大力在牵引着他,让他挣扎不开。
同时,体内的玄黄精气开始躁动不安,有部分玄黄精气沿着右臂经脉,争先恐后的涌向他的右手掌,把他右臂都涨得粗大了一倍多,气流透过掌心,流进那块玉石中。
如果受伤以前,宁云风轻易就能挣脱束缚,奈何现在功力尽失,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玄黄精气被吸走。
但玄黄精气也不是白白的流失了,他手掌所覆盖的那道笔画,竟然隐约的变得浅了一丝。
洞里暗无天日,也没有时间概念,宁云风的玄黄精气被源源不断的吸走,笔画在慢慢的变淡,而时间也在悄悄的流逝。
白蛇起初在守候在这里,但到后来,耐不住饥饿,溜到外面寻找食物去了。
直到白蛇第三次回来之后,那个“止”的第一道笔画,已从玉石碑上彻底的消失,而宁云风所流失的玄黄精气,比他在青城山朝阳洞数次释放的总数还要多。
好在这个“止”字的笔画只有三画,等白蛇第十次觅食回来后,整个字迹已荡然无存,玉石洁白无瑕,从山壁上脱落下来,露出一个两米多宽,五米多高的洞口。
宁云风并没有疲惫的感觉,这段时间以来,玄黄精气在体内运行,化着灵气在滋润着他的身体,他的武道境界也重新达到了大宗师之境,而他又不需要去寻觅灵气,很快就能顺理成章的重回先天大宗师了。
他体内的玄黄精气,流失了差不多千分之一,但这个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他这么多年来,所消耗的总和,如果用来提升华夏的武道力量,足以培养出数百名先天大宗师。
白蛇在后面欢呼雀跃:“耶!主人真是太厉害了,只过了三十个日出,就把这块挡路石搬开了。”
宁云风才知道,外面已过去了三十天。
顺手将这块羊脂白玉收进自己的护腕空间,他将神识向洞中释放,稍一探索,不由得十分惊奇。
在确定里面没有危险后,宁云风抬脚便走进洞去,而白蛇却在迟疑了一阵之后,也畏畏缩缩的跟着宁云风进去了。
直行十多米后,转了一个弯,面前豁然开朗,地势宽阔如盆地,最宽处约八九百米,深度足有两三千米左右,呈口小腹大的葫芦形状,地势崎岖,山峦河谷,高低不平,从十余米到三十多米,就像外面的丘陵地貌般惟妙惟肖,一条乳白色的溪流,从左侧岩缝中流出,蜿蜒曲折,流入中央的一个深潭之中。
深潭散发出阵阵寒意,乳白色的微波荡漾,烟波缭绕,给整个洞穴注入了一丝活力。
潭边有树一株,虬枝盘旋如龙,高约十丈,片片翠叶如剑,直刺洞顶。
树下有一个石台,约有四五个平方,碧绿温润,竟是一块完整的祖母绿玉石天然生成。
石台上摆放着十多个玉石雕琢成的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宁云风并没有用神识去探究,相信那里面应该不会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