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原来是他的奶奶啊(2 / 2)
“那孩子叫亚宁,说话叽叽喳喳像个小麻雀,一直说个不停。还猜到我住牛棚,说队里没我这样的老太太,队里的老太太撒泼还骂自己男人是老不死的,学的惟妙惟肖的,可有意思了。”
冯奶奶很难想象自己骂老伴“老不死的”,会是什么样的场面,估计周大夫都得懵。
周自强想到上次王亚宁扛不动榛子,在山上大声自言自语的画面,是挺喜感的。
“你认识亚宁,她说自己家学渊源,厨艺好,还有做好吃的给我。”容易满足的孩子都很快乐。
“认识,不熟,今年新来的知青。厨艺很好,在知青点吃过她做的饭,味道很正宗。”
周自强和冯奶奶说着关于亚宁的话题,慢慢向山下走去。
到了山下,周自强目送奶奶回到牛棚,才转身向卫生室走去。今天主要是想陪奶奶散散心,没采多少草药。一路都有队员和他打招呼,自己下乡四年了,当了四年的赤脚医生,队里的人基本都认识。
冯奶奶回到牛棚,老伴周仲云和南展博在下象棋,叶教授在门口晒太阳。
“自强给你送回来的?”周爷爷的声音和周知青很像,同样的深沉冷静。
“自强陪我到山脚下,看着我回来的,他回卫生室了。”周奶奶说完就进屋了。
后山大队的牛棚不大,但是很干净。土坯的茅草房,两个房间都砌着炕。冯奶奶夫妻住一间,剩下的俩人住一间。
后山大队的牛棚不是谁想来都行的,这四个人都是托关系送来避难的。冯奶奶和周爷爷是周自强母亲的战友活动关系,送到这的,周自强不放心爷爷奶奶,高中毕业自动下乡来照顾老人来的。因为爷爷妈妈都是医生,对医学很感兴趣,还和爷爷的中医朋友学习过中医,所以一来就去县医院培训,做了队里的赤脚医生。
而南展博是部队的,年轻投身革命,家里条件不错。那时国内环境混乱,家人都想方设法的出去了,就南展博留下来了。后来乱起来了,有人拿他的出身说事,被下放改造,来到后山大队是于支书的儿子的关系。
于支书是抗战老兵,解甲归田回归家庭。他知道稳定的生活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多么宝贵。即使最乱的时候,于支书也严格把控,后山大队不参与这些事情,也不让那些激进的人有机会进到后山大队。所以,牛棚的人和社员井水不犯河水,自己过自己的日子。
队里的人被告知不要接近牛棚,牛棚的人也不会主动和队里的人来往,有什么事都是周知青偷偷的办的。四年来,除了于支书和大队长,没人知道周知青和冯奶奶她们的关系。
牛棚的人干活都是独立出来的,大队长在离山近的地方给他们分配任务。他们最主要的任务是给牛棚里的牲畜割草,清理粪便。这些事主要是三个男同志再做,冯奶奶主要负责做饭,打理自留地。
大队长在牛棚边上给他们分了一小块菜地,打理好了,也够几人吃了。于支书虽然对他们照顾,但是不会让他们搞特殊,什么都不干,那样来检查的会给队里带来麻烦。于支书和大队长能做的就是不让人折辱他们,不会挨打受冻,该干的活还是得干得。
几位老人都是人精,什么事不明白,落到这步田地,知道怎么做是对自己有利的。畜生的粪便清理的及时,一年四季的草料都是足足的,从不给于支书他们添麻烦。即使革委会来人检查,也挑不出毛病,他们都在积极改造。
对于下放的人,后山大队算是一块净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