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改变策略(2 / 2)
在阿方领导人看来,向华夏伸手要援助,似乎理所当然。霍查曾经毫不掩饰地说:‘你们有的,我们也要有。我们向你们要求帮助,就如弟弟向哥哥要求帮助一样。’谢胡还说:‘我们不向你们要,向谁要呢?’。并且,根本没有考虑过还的问题。
阿尔巴尼亚当局按照欧洲发达国家的生活标准,向当时极度贫穷的华夏提出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援助要求。阿还存在一种不适当地向欧洲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看齐的思想,如他们在向华夏提出援建电视台时说,计划在阿全国实现电灯照明后,做到每个农业社都有电视。而当时在华夏,连京城、沪上等大城市中黑白电视机的拥有量都少得可怜,更不用说农村了。
最让人寒心的是,华夏勒紧裤腰带不顾国内的严重饥荒向阿尔巴尼亚提供援助,阿方却对此毫无感知,反而浪费极度严重。
马路边的电线杆,都是用华夏援助的优质钢管做的。他们还把援助的水泥、钢筋用来到处修建烈士纪念碑,在全国共修建了1万多个。援助的化肥,被乱七八糟地堆在地里,任凭日晒雨淋。诸如此类的浪费现象,不胜枚举。
而这二十多年,华夏从阿尔巴尼亚身上仅仅是得到了一个空泛、虚假的‘兄弟关系’。1978年底,华夏彻底断绝了对贪得无厌的阿尔巴尼亚的无偿援助。同年年底,阿领导人霍查在公开讲话中,遂公然把华夏列为‘主要敌人’。
当年华夏为什么会如此慷慨的支援阿尔巴尼亚?那是因为在面对赫鲁晓夫的的‘苏联新政’的时候,华夏与阿尔巴尼亚立场一致,华、阿两国因为相同的意识形态越走越近。
阿尔巴尼亚首次公开与华夏站在一起,是1960年召开的布加勒斯特会议。这次会议上,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共同一批东欧国家共产党对华夏的内政外交政策展开了猛烈的批判攻势。在大多数与会共产党选择与赫鲁晓夫统一立场的情况下,阿尔巴尼亚代表罕见地公开站出来表态支持华夏,因此被赫鲁晓夫斥责,并遭受其他国家共产党的围攻。此后多次共运会议,阿尔巴尼亚都选择了与华夏立场一致。
所以,华夏认为他们找到了一个“真诚”的朋友,殊不知阿尔巴尼亚只是要找一张‘长期饭票’而已。”
“哈哈哈哈哈哈!”兰斯的一句“长期饭票”而已,让在场的众人都哄堂大笑。“兰斯博士,他们真的是傻的吗?二十几年才醒悟,真是太可笑了。”莫尔忍着狂笑问道。
“哦,莫尔女士。这就是我下面要说的了。华夏为什么会这样做。
纵观各华夏朝史书记载,他们的皇帝、统治阶层最得意最荣耀的一句话,大约就是\八方来贡 ,万国来朝\。
所以,远在汉唐时期,他们就非常喜欢外邦以朝贡、朝拜的名义来觐见他们的皇帝。而他们的皇帝,为了彰显他们的富庶、强大和大度,则会给这些使团赐予非常丰富、贵重的礼物。
这些礼物,与这些‘使团’进贡的物品对比的话,可以这样说,就是你送他一辆自行车,他回赠给你一辆克劳斯的总统座驾凯迪拉克。”
“啊!真的这样?那岂不是这些使团都会发大财了?”一位官员惊叹道。
“是的,他们都发了大财。因此,有很多外邦的人,根本就不是他们国家派出的使节,也都冒充使节来‘朝贡’,以换取丰厚的回报,发了大财。而我们西方得知东方国度的富庶,也正是源自于此。
而他们,则是花钱买名声、买虚荣,一直这样做了两千年。这也是我们现在对他们‘好面子’印象的由来。”
“所以,兰斯博士。您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也要向华夏‘进贡’?”胡莱不确定的问道。
“不,不是我们。我们也不可能向华夏低头。”兰斯肯定的答道。
“是欧洲的北约些国家。我们让欧洲的那些北约国家做出对华友好,甘心充当我们与华夏之间友好合作桥梁的姿态,让他们去接近华夏。
华夏一旦接受,按照他们的秉性,他们也必然接受。那么,大天灾给欧洲各国造成的巨大损失,那些国家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请求华夏援助。而华夏则不得不答应,就算不能完全满足各国要求,也得付出巨大代价。
欧洲5亿人的大包袱,他华夏就必须背起来!
而我们,这几年则甩掉了欧洲,全力建设我们自己。
只要五年,华夏对我们将不再有优势!”
“那么……那么,兰斯博士。五年后,欧洲各国要是习惯了接受华夏援助,背叛了我们怎么办?到时候他们岂不是更强大?”一位官员问道。
“您多虑了先生。我再用一句华夏的话来说明这个问题,叫‘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欧洲各国是我们西方文明的国家,他们从根本上就是和华夏所代表的东方文明合不来的。华夏到时候,面对的必定将会是几十个阿尔巴尼亚!”
“哗……”热烈的掌声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