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水浒归顺,在下姓岳(2 / 2)
蔡京道:“这个无需担忧,本相早就派人调查过他们了,他们不仅没有什么劣迹,反而还时常除暴安良,更是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
将他们收为朝廷编制中,也是经过本相再三思索的,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待将他们招安之后,便统统交给朱棣。
若是他们胆敢做出什么有损朝廷声望的事情,那么就跟老朽无关了,这就是朱棣的责任了。
而且,他一个异姓王,倘若连收复一伙贼寇都做不到,那么幽云主帅一职,只怕我们得上奏陛下,重新挑选了。”
曹操欲言又止道:“若是可以,不知我是否能够...”
蔡京摇头道:“你是兵部尚书,坐镇后方,统筹全局,离不开你。
在陛下或者是在本相眼里,除了你之外,便没有别人,可以担得起这个责任了。”
如此,曹操也不好说什么了。
紧接着,他便与蔡京商量起当前的政要之事,“从京畿道开始,逐渐将招兵买马的影响力,扩散至全国,这样的话,倒是可以少去不少矛盾。”
蔡京道:“你是兵部尚书,这件事情,你拿主意就好,只是千万不要误了招兵时机,我们...可没有多少时间了。”
曹操点了点头,“请丞相放心,另有一事,还需丞相拿个主意。”
蔡京道:“你是想说修建运河的那些民夫?运河的事情,可以先停一停,等战争结束后,再去修建也不迟。”
闻声,曹操顿时大笑道:“有丞相这句话,咱们大秦,便不缺什么兵源了。”
至于招安梁山好汉的人选,蔡京冥思苦想,最终敲定一人——礼部尚书严嵩。
之所以要让一部尚书亲自前去招安,主要是有两个目的。
第一,是向梁山众人表示出朝廷的诚意。
第二,如今各部都忙得不行,但是唯独礼部比较清闲。
严嵩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蔡京不愿这样的人才,就这么白白浪费掉,应该要合理利用起来。
更何况,像是招安这种工作,一般也都是由礼部去做。
蔡京嘱咐了严嵩几句后,便让他立即出发。
稍后,前者又请来吏部尚书李林甫。
他语重心长的向对方说道:“如今国战在即,正是朝廷需要大量人才的时候。
你身为吏部尚书,要与兵部那边协调妥当,看看该派那个知兵懂兵的人去前线帮帮忙。
本相记得,江南十二族,不是推荐了不少人才,有些在地方上担任要职,有些在翰林院修书?”
闻声,李林甫作揖回应道:“丞相的意思,下官明白了,下官这便挑选出一些知兵的文臣,前往边境。”
蔡京点了点头,语重心长道:“这场国战,如果败了,我们大秦也便不复存在了。
可如果赢了,就是我们大秦崛起的时机,将来史书上,肯定是要对此战大写特写。
本相不希望,后世人只从史书中看到了哪位武将拒敌于野,而没了咱们文臣的事情,这不好,你,懂吗?”
李林甫连忙道:“下官明白了。”
...
由于是在战时,所以就连招安的工作,都是一切从简。
严嵩带着几十名礼部的官员,在配合上千名甲士,就这么快马向山东道的方向出发了。
大概四日左右的功夫,便就来到了山东道境内。
翌日正午,他便带着几名礼部官吏,上了梁山。
与此同时,宋江带着众兄弟,焚香祷告,正耐心等待着严嵩的到来。
他语重心长的向众兄弟说道:“朝廷的诏安使,乃是礼部尚书严嵩,众兄弟,一部尚书亲自前来招安我等,足以显出朝廷的诚意了。
当兄长的,也不会逼迫你们,从现在开始,愿意与我归顺朝廷的,便继续留在这里,不愿的,可以离开梁山,另谋出路了。”
其实,之前他就已经向众兄弟说过了,他准备要投靠朝廷,而众兄弟也很支持。
没错,在这个世界的梁山好汉,并未反对宋江的意思,而是很支持!
因为,他们能够感觉到,眼前的这个朝廷,是光明的,而皇帝,也是英明神武的。
他们自然心甘情愿的投靠。
“兄长,我们都听您的,如今正值国战之时,据说晋楚两国已经合盟,朝廷正打算在全国各地招兵买马,准备抵抗敌军,若是这个时候,选择投靠朝廷,凭借咱们众兄弟的本事,一定能够建功立业!”
“没错,自从皇帝陛下马踏江湖,将不少为非作歹的几个世家铲除后,俺便晓得,陛下是一位明君,为明君效力,也是咱们兄弟的一个愿景!”
“陛下自从不再自污藏拙以来,一直都是事事以百姓为先,比如修建运河的事情,那些民夫,哪个不是死心塌地的为朝廷做事?就冲这点,朝廷就值得咱们众兄弟效力!”
“朝廷决心以必死之志,抵抗晋楚联军,其目的,还不是为了咱们大秦的老百姓们,能够免遭敌军铁蹄践踏?!既如此,咱们就应该助朝廷一臂之力,抗击外敌!”
“对,说的没错,抗击外敌!”
“...”
越来越多的梁山好汉开始发声。
他们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奈来到这里落草为寇。
但是说句实话,如果有可能,谁愿意不成为一个公务员,而是成为社会闲散人等或者是江湖混混呢?
只是他们曾经没得选择。
但是现在,他们有了。
能跟随一个不黑暗的朝廷以及圣明的皇帝奋斗,不好过在这梁山混吃等死啊?
同样都是刀尖上混前程,朝廷能给的,一座山头可给不了。
宋江对众兄弟的表态感到满意,他欣慰的点了点头,说道:
“丑话说在前面,咱们投靠朝廷,是要去打仗,去与外敌拼命,此役,咱们梁山众兄弟,一定会死伤惨重。
但是为了百姓,为了咱们替天行道的旗帜,咱们没得选,只有跟随朝廷,杀敌,护民!”
“杀敌!护民!”
下一刻,整个梁山议事大厅内,便就响起如海啸一般的声音,可谓震耳欲聋。
虽说梁山好汉的本质,就是一群手上沾了血的草莽英雄。
但是,他们的侠义精神,家国观念,是毋庸置疑的。
要不然,当林冲、鲁智深知道杨志大名后,也不会由衷称赞一句,‘原来是杨家后人’了。
严嵩本以为,此行上山,会遇到不少困难。
因为他所面对的,可不是饱读诗书的读书人,而是江湖草莽啊!
那是什么存在?
是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是一个不顺眼,就敢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在他们眼里看来,死生之事,都是不过尔尔。
话虽如此,可严嵩并不觉得胆怯。
因为他的背后,有朝廷。
待其登上梁山后,宋江率众兄弟前去迎接。
见状,很会做人的严嵩看向为首的宋江,当即作揖道:“敢问,可是宋公明宋贤弟?”
闻声,宋江感到脸上很有面子,连忙回应道:“正是在下,想必,您就是当朝礼部尚书严嵩严大人吧?”
严嵩点了点头,刚欲说什么,就在此听到宋江的声音,“严大人一路舟车劳顿,还是先前往厅堂内喝杯茶,稍作休息,待会,便留在梁山,享用晚膳,与众兄弟们畅饮几杯,不知严大人意下如何?”
对方都这样说了,他能怎么回答?只好应声道:“如此,便就麻烦诸位兄弟了。”
搁在平常,遇到读书人,他会说诸君,再不济也会说诸位。
但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可是严嵩的拿手好戏。
梁山的这帮人,平日里就喜欢以兄弟相称,这样显得江湖道义十足。
他自然要迎合他们的喜好。
果不其然,等他这么一开口,梁山的众兄弟们,顿时感觉这位严嵩严大人,很是亲戚。
因为一句兄弟,彼此间都少了很多隔阂。
待前往正堂途中,严嵩看到了那杆写有‘替天行道’的大旗,竟是当着一众水浒好汉的面,朝其深深作揖起来,过后,缓缓开口道:
“在下这一拜,是拜这四个大字,好一个梁山,好一个替天行道,治理国家,不仅需要朝廷的管辖,更需要你们这些忠贞义士相助啊!”
这番话说的极有水平。
一瞬间就将江湖草莽这四个字,拔高到了‘忠贞义士’的程度。
谁能受得了这样的夸赞啊?
而且,这话,还是从一位礼部尚书的嘴里说出来的。
意义更是不同寻常。
宋江宛若见到知己一般,目光炙热的抱拳道:“严大人,此前我等还在担心,您贵为一部尚书,初来我们梁山,肯定会有些不适应。
但是听到严大人这番话,在下才明白,严大人与我们梁山众兄弟一样,心中都装着百姓。请严大人受在下一拜!”
他这一拜,梁山好汉们肯定都要相继作揖。
严嵩哪会在人家的地盘,摆这么大的谱啊?
他连忙将宋江搀扶起来,语重心长道:“宋贤弟,你言重了,今后,大家都是为朝廷做事,为百姓做事,哪有什么适应不适应的道理?”
“严大人所言极是,快请上座!”
宋江拱了拱手。
来到大堂内,又与宋江闲聊片刻后,当着所有人的面,严嵩便将朝廷的意思说了出来:
“宋贤弟应该晓得当前局势,国家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将变得弥足珍贵,所以,一些事情,在下便也就直言了。
朝廷的意思是,在宋贤弟以及众兄弟归顺朝廷后,仍旧保留你们的名号,你们这支军队,便就叫做梁山军。而这军队首领,还是宋贤弟,只要你们是真心实意,愿为国家抗击外敌,朝廷不会对你们横加干涉。
而且,一应粮草、辎重、兵饷等,都按照禁军将士的水准给予优待,至于将士们获得军功之后,也会按照朝廷对于军队的统一法度来奖赏,不知这一点,宋贤弟能否同意?”
就在刚刚,宋江还在想着,投靠朝廷之后,该如何为自己,为兄弟们,争取一些优越的条件而费尽心思。
但是没想到,从一开始,朝廷的诚意,便就这么大。
看来,倒是自己多虑了啊。
而严嵩的那番话,也清晰落到了众人的耳中。
没人觉得,会有什么不妥之处。
而且,从此以后,自己摇身一变,就成了朝廷的正规军,何乐而不为呢?
就在这时,宋江与吴用对视一眼,见后者点头之后,他心里便有了底,连忙起身作揖道:“既然朝廷有诚意,那么在下便从今日起,领着众兄弟归顺朝廷。”
闻声,严嵩顿时眉开眼笑起来,他着实没有想到啊,这个关于招安的差事,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完成了。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宋贤弟,其实话说回来,是你与众兄弟有诚意在前,朝廷才会拿出你们应得的那份诚意。
今后你们归顺朝廷,也该有合适的官位职称,在下来之前,朝廷就已经有了旨意,打算封宋贤弟为正五品的定远将军。
虽说是正五品,但是只要宋贤弟能在抗击外敌中,获得军功,陛下那边,也一定会论功行赏的,毕竟,众所周知,陛下从不会亏待有功之臣。”
所谓的旨意,其实是妲己的懿旨。
嬴渊直到现在,还不晓得,水浒这帮人要投靠自己了。
话音刚落。
宋江便被震撼到了 。
他本来想着,归顺朝廷以后,至少得向他讨要个官职才行。
哪怕是六、七品的官都行。
再不济,也得封自己一个一营将军当当吧?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啊,上来就是封自己为正五品的定远将军!
这可是太出乎意料了。
其实,当严嵩说出那番话时,心里还有些疑虑。
虽说正五品的武将官职,已经不小了。
可是对于他这种一部尚书来说,跟九品芝麻官,没什么区别。
他还觉着,对方肯定会嫌弃这个五品官衔。
但是...
看到对方的反应,完全是很欣喜若狂啊!
这其实就相当于,有个人不知道对方有多富,而对方也不知道那个人有多穷。
然后就造成了如此微妙的一个误会。
宋江连忙表示道:“皇恩浩荡,请严大人放心,卑职必将带着众兄弟,多立战功!”
就这一会儿的功夫,他就已经自称卑职了。
可见是对那个五品的官衔,相当满意。
严嵩点了点头,又说道:“朝廷将你们收编之后,你们便不能继续待在这八百里水泊梁山了。
而是要立即前往北境前线,接受燕王朱棣的听调,不知对于这个,宋贤弟能否接受?”
宋江二话不说道:“自然是能够接受,毕竟,我与众兄弟投靠朝廷,就是希望可以杀敌立功。”
由一位异姓王亲自指挥他们,这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那可是异姓王啊!
听到这里,严嵩心满意足的点头道:“宋贤弟,酒呢?咱哥俩喝两盅。”
他是万万没有想到,招安之事,就这么顺利的完成了。
此时,应当有酒。
宋江顿时大笑道:“好好好!今日在下便与严大人您不醉不归!”
怎么说呢。
就连那些水浒好汉都觉得,朝廷给出的诚意,实在不小,很难令人拒绝。
最为关键的地方就在于,投靠朝廷后,他们身上所犯下的那些过错,便会被朝廷抹去。
也就是说,从此刻起,他们又能站在太阳底下活着了,又重新变成了一张干净的白纸。
说实话,水浒好汉们,有很多人,都是终生未娶妻生子,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在梁山上的时候,他们不愿自己的后代,也跟他一样落草为寇。
而投靠朝廷之后,又是连年征战,可能一不留神,就死于沙场了,哪还敢找婆姨生娃儿啊?
关于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投靠朝廷的事情,就这么暂告一段落。
而幽云那边。
在严嵩赶往梁山的时候,朱棣便就获悉了此事。
不过,他并未过多在乎。
毕竟,一个落草为寇的组织,来到幽云后,不给自己添麻烦,他就已经烧高香了。
那还能奢求他们,能帮助到自己什么?
燕王府内。
朱棣向姚广孝说道:“朝廷的旨意,已经颁布下来了,从此刻起,整个北境的募兵之事,便就全权交予本王管理。
白起他们,也已经到了幽州城外,本王暂时不打算让他们进城,毕竟,在战争开始之时,幽州不能成为一座孤城。
待明日,本王会邀请白起、赵括两位将军,入城议事,晋国那边,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将百万大军筹集,兵发我北境。
也就是说,我们还有一段时间,可以用来做好战争的准备。”
姚广孝道:“如今全国各地,都在疯狂的招兵买马,只是,人好招,但兵刃甲胄,从何而来?一时间,只怕国朝也难以筹足太多的辎重给新入兵营的将士们使用。”
朱棣莞尔笑道:“那是他们的事情,与本王无关,本王只需顾好,本王下辖的这一亩三分地便好。
对了,待会儿本王想着,让妙云前往咸阳暂且避难,毕竟,谁也无法确保,战争一旦开启,我们凭借幽云地势,就能真将敌军阻挡在国门之外。”
他已经想到,幽云如果坚持不住,那就只能放敌军踏入国门了。
然后借助长线地利优势,来阻击敌军。
姚广孝叹道:“王妃的性子,没人比王爷您更了解,您觉得,王妃会答应去咸阳吗?”
闻言,朱棣唉声一叹。
与此同时。
河南道。
相州。
汤阴县城外。
县令亲自坐在此处进行招兵。
就在这时,有一名拿着烙铁长枪,面容白净,身材高大的男子,来到县令老爷跟前,沉声道:“敢问大人,可是这里招兵?”
闻声,那县令老爷没好气的说道:“本县令身旁这么大一个招兵旗帜,你没有看到?”
那人并未多说什么,只是点头笑道:“是这里招兵便好,在下要参军入伍,随军北上抗敌。”
县令老爷挺直了一下身躯,拿起笔杆,落笔前正色问道:“姓什么?哪里人?”
“回大人,在下就是这汤阴人士,姓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