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港岛音乐圈(1 / 2)
见沈华提起港岛音乐圈原创作曲家青黄不接的情况,陈淑芬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
“我感觉以港岛音乐圈现在畸形的发展状况,以及过小的市场。以后……难哦……”
沈华并不是故意夸大,而是切实分析过港岛的情况后得出的结论。
音乐这玩意不是普通人家玩得起的,没有厚实的家底,一个年轻人想要玩音乐,甚至想要靠音乐为生,父母不拿着年轻人攒钱偷买的吉他打断他的腿才怪了。
以港岛的人口规模,玩音乐,搞原创的人本身就少,而原创搞得好,能创作出高质量歌曲的人更少,而能搞高质量原创,自身条件不错,能写能唱那更是珍稀动物了。
并且就算一个人家底厚实,又能搞原创,长得不错,嗓音条件可以,以港岛的市场情况,想出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因为港岛市场就那么点大,容错率太低了。在那些音乐公司高层看来,公司里的新人原创出一首质量不错的歌曲,与其让这个新人拿去自己发行专辑,还不如把歌拿过来,给公司的一哥一姐演唱,收益更大。
所以港岛这边的原创歌手想要出头,是非常困难的。
像现在港岛的歌手,基本没几个能够自己创作歌曲的,都是等着从别人那拿曲子。唱得好被选中成为歌手出道最好不过,没被选中大不了回去继续原来的工作。毕竟仗着自己嗓音条件好,参加歌曲比赛又不用什么太大的投入。
而真正的原创者,就比如现在的beyond,他们已经玩地下乐队好几年了,也创作了很少优秀的原创歌曲。
但是他们去跟唱片公司接触后,基本没有一个公司愿意让他们用自己的原创歌曲发行专辑,而是想要买下他们的歌曲版权,让他们成为单纯的幕后作曲人。
但是作曲才几个钱,港岛这又没有版权分成的规矩,歌曲都是一点钱就直接买断的。当个作曲家收入可能还没普通工人高。即便做到行业顶尖,像是黄章、黎小田他们,一首曲子也就几万块钱,他们也只是把作曲当成副业,用来维持自己的名气罢了。
像是黄章的主业就是开广告公司,黎小田靠给华星当音乐总监赚钱。
这投入跟回报完全不成正比的情况下,以港岛的现在经济情况,又会有几个富裕家庭让自己家孩子在音乐上荒废人生呢。
所以港岛这么多年来的原创歌手,除了beyond也没几个了。
就连名气最大的beyond,在他们正式发行专辑后,实际上在港岛也没掀起什么太大的水花。虽然有公司策略的问题,但也说明了港岛的音乐环境有多糟糕。最终让beyond不得不远走霓虹发展,从而发生了意外。
因此在沈华为陈淑芬分析过后,陈淑芬也不得不承认对方说得对。而沈华也在分析的过程中刻意引导,让陈淑芬下意识的觉得内地音乐圈会崛起,会挤占港岛音乐圈的生存空间,而不是真实历史中那样,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原因,反过来被港岛和宝岛音乐入侵了,让港岛音乐圈汲取了内地的养分,又延续了十几年的辉煌。
“所以港岛的情况很糟糕。华语音乐的未来其实是在内地。”
“即便内地现在经济水平落后,学音乐的比例远不如港岛,但是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内地的音乐潜力绝对碾压港岛。并且随着内地的经济发展,内地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庞大,碾压港岛和宝岛。所以我现在要提前布局,挖掘这股庞大的潜力,抢先占据那庞大的市场,让未来的华语乐坛充斥着我的声音,我要……”
刻意隐瞒了盗版的问题后,在沈华的豪言壮语之中,陈淑芬也不由在脑海里幻想着沈华构建的辉煌未来。
相比之下,陈淑芬也觉得自己原先在港岛小打小闹的设想,未免显得格局太低了。
因此,她心动了,有些想要加入沈华的事业,成为未来华语乐坛的话事人之一。
而沈华也察觉出了陈淑芬态度有些松动的样子,也是极力邀请对方加入公司。只不过她终究是之前就跟丈夫做好自创公司的规划,所以也没法立马答应沈华,只能表示考虑一下,准备回去跟丈夫商量一番后再做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