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VCD惨案(1 / 2)
抵达沪市后,沈华立马召集了公司的研发人员,并考虑了一番后,通知了几个VCD专业相关的研发机构,一起来开个会。
沈华虽然在斯坦福大学学习的专业,是偏计算机软件方面的。但是当初为了能够跟负责研发游戏街机的比利、贝利他们交流,沈华也是特意去学习了硬件方面的相关知识。
不说精通,但也算是对目前世界上的主流半导体硬件有个大概的了解。至少在跟专家们交流的时候,从他们嘴里蹦出来的专业术语沈华能听得懂指得是什么。
所以即便,沈华自己搞不来VCD的研发工作,但是也知道VCD的关键是数据解压缩的技术,能够为VCD光盘,以及读取数据的影碟机提供一个研发方向。
当初VCD的发明者姜万勐,就是在一次米国举办的国际广播电视技术展览会发现了MPEG解压缩技术,意识到用这项技术可以将图像和声音存储在一张比较小的光盘里,意味着可以创造出一种物美价廉的视听产品,供老百姓在家中使用。
而发明MPEG解压缩技术的C-CUBE公司的董事长孙燕生恰好是美籍华商,两人一拍即合,决意将MPEG技术开发为电子消费产品。
双方合作成立万燕公司,一起研发出了VCD,以及读取VCD的影碟机。
然而姜万勐的专利意识不强,没有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导致发现发现VCD巨大市场的C-CUBE公司钻空子,将双方一起出钱出力,联合研发的影碟机专用解码芯片,出售给了其他厂商。
万燕首批生产的一千台VCD影碟机也基本没有落到消费者手里,基本全被各大电子厂商买回去当做样机,进行解剖之后,组成了自己的VCD影碟机,为了抢占市场疯狂低价内卷。
结果万燕研发VCD投入了大笔资金,推广VCD也花了几千万打广告。成本高企不下的情况下,万燕直接从‘先驱’变成了‘先烈’。
并且购买那一千台VCD影碟机的不仅有国内厂商,还有外国厂商。外国厂商在解剖机器后,也是在原有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了大量新技术,并且还在国际上制定了VCD的标准。结果制定标准的不是作为发明者的华国公司,而是松下、索尼和飞利浦。
最终在国内厂商在VCD领域打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国外厂商在VCD的基础上推出了性能更加优异的DVD。
这下国内厂商VCD没得搞了,要搞DVD还得向国外厂商上缴巨额专利费。
因此VCD的事件,成为了华国参与国际贸易,以及重视知识产权历史上一个活生生,血淋淋的着名惨案,为华国民众所熟知,告诫着每个华国企业,不注重知识产权会是什么下场。
沈华自然不会重蹈覆辙,他一直都是很重视专利的。在开会的时候,就叮嘱参与会议的经理,他盯牢这个VCD的项目,有成果后立马去申请专利。
等到会议开得差不多,确定了大致的研发方向后,沈华也顺势公布的激励政策,吊根萝卜发大家前面,承诺研发成功会给大家发笔丰厚的奖金,让大家也是听得热血沸腾,干劲十足。
而沈华看着大家兴奋的样子,也十分满意。咳嗽两声后喊道。
“要成功,先发疯!”
“不顾一切向前冲!”
“拼一次,富……咳咳咳……”
“拼命才能不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