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核战争并不是完全的坏事(1 / 2)
————————
卡图科夫署名的文章是这么说的:
【我们要随时做好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准备——这不是危言耸听。我想我有必要告诉我们内部某些人:西方世界是疯狂的,西方的人也都是疯狂的,他们并没有一个维护世界和平的逻辑,还想着核武器带来的危害。因此一旦冲突升级,敌人一定是会考虑使用并且宣称必要使用核武器的,事实上他们也的确使用过。
综合考虑之下,我们也必须要做好冲突升级的准备,并同样做好使用核武器的准备。
第一次大战,全世界不过是死了一千万人。第二次大战,全世界不过是死了三千万人。用数学模型分析,可能第三次大战也不会有超过1亿人的死亡。
而且我们对核战争没有经验,最终造成的效果可能也并不会很好。
可是我们必须要有信心,并对最终战争一定会胜利的信念坚定不移。在理想状态下,全世界的一半的人口都将会在核战争中死去;次级理想的状态下,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会在核战争中死去;最理想的状态下,世界三分之二的人都将会在核战争中死去。
同志们,畅想下最理想状态的世界吧:27亿人口在战争结束后只剩下9亿人——牺牲世界18亿人口换来西方国家的灭亡,换来世界的永久和平,这多是一件美事。
同时,当世界只剩下9亿人,那布尔什维克的理想要完全实现也简单得多了,人少必然是好办事。
由此可见,即使冲突升级,这对我们也并不是一件坏事。
由此可见,同志们,即使是打核战争,这对我们也并不是一件完全的坏事——这的确是坏事,但同时也是好事。】
如此言论,恐怕世界上最疯狂的战争狂人也说不出口;最残忍冷酷的杀人狂魔,说这话时也要掂量掂量18亿人这个数字的重量。
但这样的言论在联盟最大的报纸上刊登了,是由一个在当初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署名的。
瞬间,就在这个瞬间,军界的好战情绪被点燃了。马林科夫这个倡导双方和平冷静,以谈判解决为题的保持反战立场的人,也无法继续再在联盟一把手的位置上继续赖着了。
文章发布三天后,马林科夫主动辞职,赫鲁晓夫正式成为联盟一把手。
————————
事实上这文章并不是卡图科夫写的,很明显,他只是署名。文章其实是以利亚写的,他有这个能力去讲一个非常骇人听闻的故事。
不过文章的主题思想其实也不是以利亚的原创,他只是看过许多人物传记,从中参考了一段而已。
就这样一个东平西凑的三手文章,却在联盟内部引发了不小的轰动。趁热打铁宣扬联盟军事实力只是其中一部分,之后对外摆出更为强硬的姿态去为赫鲁晓夫增加声望才是最重要的。
很快,这篇文章被西方转载,他们对联盟的军事实力宣传深信不疑,也相信这篇文章一定是联盟高层默许所以才发布的。于是冲突的进一步升级不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西方也不得不加快西德重新军事化的节奏。
这结果,貌似有些违背赫鲁晓夫的本意——毕竟去年冬天的时候赫鲁晓夫还是想要制止巴协正式签订的,怎么现在就又故意激怒西方呢?
卡图科夫也有同样的疑问,在一次晚餐时他开玩笑一般地说:
“我现在有些怀疑你的立场了。我怀疑你就是想要利用我进军决策层和赫鲁晓夫同志掌握第一把交椅的欲望来促使战争爆发,好让两德在新的战争中捞好处。”
“你哪里来的这样异想天开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