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适应生活(1 / 2)
陈昊天出生于苏省瓢城乡下的陈家村,在当时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子。
他看着日历上的时间,脑中的记忆逐渐清晰,没想到过个生日,喝一顿酒将自己送到了四十年前。不由想到:“不知道前几辈子积了多少德,祖先们做了多少好事,等到农历七月半中元节一定要杀只鸡,到祖宗坟上去拜拜”。
陈昊天到爷爷奶奶那边,看望了两老,老人家看到大孙子没事,很是高兴。
现在瓢城的农村还是大集体时候,没有分田到户,每天都要上工,当时农村的一个工是三毛六分钱。
陈昊天看着年轻时的母亲,想到回来真好。
陈昊天家兄妹三人,他是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今年六岁,一个妹妹,今年三岁。
母亲看着陈昊天已经苏醒,也没有多想,说道:“小天,我刚刚也是和大队记分员请假回来看你的,现在你没事了,我要去上工了,你带着弟弟、妹妹不要在外面瞎皮,<瓢城农村方言就是不要在外面闯祸>我中午回来烧中午饭给你们吃”。母亲说完就走了。
陈昊天找到家庭报告书,看了上面的成绩,“四年级语文:75分,数学:82分”。再看了一下自己的暑假作业,发现还和刚从学校里发出来一样,崭新的还未动过笔。
此时陈昊天弟弟、妹妹走进家里说道:“大哥,你醒了,昨天你晕过去,我们很害怕”。
“陈昊天弟弟陈昊明,妹妹陈翠芳”。弟弟已经上一年级了,妹妹还没有上学。
看到弟弟、妹妹心里很高兴,回想起自己,“二十岁后去深海市打工,由于女友的去世,心里悲痛和弟弟妹妹多次发生争执,导致关系疏远,后来创业成功,关系才慢慢改善”。
“小弟,小妹,爸妈都在上工,我们也帮不了忙,我前段时间看到老大队房那里有不少鱼网,上面有几个洞,丢在那里也没人用了”。
我们去把它拿回来做几个简易花篮,“抓点龙虾、黄鳝和泥鳅,改善一下伙食”。天天在家里不是冬瓜汤,就是青菜汤的,实在受不了。
说完就带着弟弟、妹妹拿着篮子,向老大队房方向跑去。由于大队办公场所搬了地方,现在大队房也没人在。晚上下工的时候村里干活的人才将农具送过去存放。
跑到大队房,果然看到一团渔网在墙角放着,落了很多灰。“小芳,你看着点外面,我和小明进去”。
说完两兄弟进了大队房,“将渔网装进篮子并用了一张糊墙的旧报纸盖在了渔网上”,陈昊天和弟弟两人抬着篮子回家。
回到家中,找了十几根竹子从中间劈开,“做成一个个小圈,三个小圈做成一个圆柱形,将渔网剪成小块,把渔网围在圆柱形竹圈上,用绳子绑好。上下留有井口,最后在花篮上系一根绳子,在绳子上绑一块泡沫。这样一个简易的捕捉鱼获的花篮就做成了”。
利用上午半天的时间陈昊天由于年龄小,只做了三个,这时父母亲下工了,回来就做饭,下午一点还要赶着去上工。
吃完中午饭 陈昊天继续做着花篮。到了傍晚,一共做了十个。
做完花篮后,“两兄弟拿着耙子,来到屋后经常倒水的地方,挖了几十条大蚯蚓,用线将蚯蚓系在花篮里”。出去放花篮的时候特别交待妹妹,留在家里不要去外面跑。两兄弟拿着十个花篮来到门口河边,每隔三十米放一个花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