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宰相议事(二)(2 / 2)
而此事最大的争议在于沙坨人真的很忠诚,从吐蕃地盘杀出血路投奔大唐,一路损失惨重。被大唐分解调动一直十分听话,让他们出兵也从无二话,任劳任怨多有战功,堪称大唐小弟中的顶尖楷模,况且当初老范将他们安置在代北,就是让他们盯住那六部胡人,免得那些胡人瞎搞事,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沙陀人一点错都没有,你总不能说不让人部落生孩子吧。
众人分别发表意见,无非就两种。一是国事不能论私情,沙陀人此前听话不意味着未来也会听话,应该未雨绸缪,就逼他们迁徙,使他们衰弱。
另一种是考虑影响,本来忠贞听话的小弟,大唐却一再猜忌,实在不太好。逼反了沙坨是一回事,落在其他胡人眼中影响实在恶劣,大唐连这么听话的臣民都猜忌打压,以后谁还会信服大唐?
这事不光众人争议大,烦了也有些纠结,两边说的都有道理,而且他认识朱邪执宜,对他印象不错,甚至沙陀人发展的好还有安西商号的一份功劳。
犹豫再三,摇摇头道:“迁徙之策不可行,不能因噎废食,会使诸胡离心。可放任不管也不行,代北紧临河东与幽州,若是真的势大为祸,会与草原部落勾结到一起……
不如这样,幽州四镇兵马使郭旭对胡人了解颇深,又有兵权在手,将诸部胡人交给他统管,应该能有良策应对”。
“臣附议!”,杨绛第一个点头。
“臣附议!”,众人接连表态。
丢着不管不放心,逼着迁徙不合适,郭旭曾在西域统领过胡人,经验丰富,他现在就在那边统兵,有实力压制他们,那就让他试试,能成最好,不成再说。
两件事顺利解决,杨绛再说第三件,调白居易,元稹和李宗闵入朝官职。
老白和元九这些年历任各地,政绩卓着,以抚民安民闻名,特别是整顿各地吏治,廉洁奉公,官声颇佳,被称为真御史。而李宗闵不仅有政绩,还在淮南和江南两地废贱民制,设立官作坊,民间名气更大,甚至被贱民称为活菩萨。
随着三人名气越来越大,再滞留地方便是宰相之失,调任入朝已迫在眉睫,如今便要讨论入朝后任命什么官职合适。
老牛第一个发言,李宗闵暂任户部或工部郎中,之后可任侍郎,白居易与元稹可任御史中丞或侍御史,或刑部侍郎,再或大理寺少卿。
他倒是举贤不避亲,以三人的政绩和资历担任这些职位也没问题,众人正要附议,烦了干咳一声道:“此事且缓一缓,我有事先说”。
众人微微一愣,这貌似有点不合规矩,可他提出来了,也不好驳他的面子。
表弟主动道:“杨卿请讲”。
烦了遂将袖子里的奏折交上去,说道:“其实是两件事,其一,臣奏请调任裴相回朝。裴相德高望重,于国有大功,当初幽州不靖,裴相不顾年高,主动远赴边关操劳边事,今幽州已固,理应调任回朝再任相位”。
老裴无论资历还是威望都是当朝顶尖,当初主动去幽州更是人臣之典范,如今幽州已经稳定,新君登基,从哪看都该调回来,可众人并未附议,反而沉默不语。
表弟微微皱眉,干咳一声道:“第二件呢?”。
烦了郑重道:“陛下,臣本粗陋不文之人,不堪相位,蒙陛下错爱,时时羞愧,是以请辞以让贤能,望陛下恩准”。
“什么?”,李恒猛的起身,双眼瞪圆大叫道:“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