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脱靶(1 / 2)
朱瞻基的脸色变得怪异起来,他既没有说“准”,也没说“不准”。
郑和的这个提议,让他始料未及。他的脑袋,高速运转。
他和杨士奇都知道“朱希”是朱高爔,若让朱高燨(高希)做船队副使,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
高希当年设计,一手导演了自己葬身南京孝陵火海的“悲剧”,然后携家眷远遁南洋。
朱瞻基下令将高希从一切文书卷宗中抹去,又网开一面,放高希一家远行,也算是全了父皇朱高炽和自己对这位叔父的一片仁心。
高希在海外,永远不回大明,隐姓埋名,两相无事,还能借由他的才干,帮朱瞻基稳固南洋、西洋局势,这就是最好的处置方式。
现在郑和却提出由高希做西洋船队的副使,这怎么行?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说是船队,实则是一支实力强大的海上混合舰队。
从最大的宝船(相当于后世的航空母舰),到兵船、马船、粮船一应俱全,总员额高达两万八千余人。
尤其是大大小小的战船上,还配备了最新式先进的枪支和火炮。
若这支船队要造反,朱瞻基还真要一个头两个大呢!
这些人里只有夏元吉不明就里,尚不知道“朱希就是高希”。
他问道:“郑大人,你与这位旧港卫指挥使朱希大人相熟吗,便要推荐此人做副使?”
不等郑和答话,他又转身问朱瞻基:“陛下,恕诚寡闻,臣已历四朝,从未听说过这位朱希大人,不知道陛下可否为臣略说一下这位朱希大人的履历,也好让臣略知一二。”
“呃...”朱瞻基不知道如何作答,一个劲地向杨士奇使眼色。
杨士奇也不知道该如何做答,但大半年前任命朱希为旧港卫指挥使、海外巡察使的诏书,是中旨直发,搞得谁也不知道这位朱希大人是何方神圣。
“夏大人,早年我在龙江造船厂与朱希相识。其时,他乃龙江船厂一员不起眼小吏,不过于南洋、西洋乃至更远的大洋,其眼界与学识非常人可比。若由他做西洋船队的副使,则下西洋可事半功倍矣。”
郑和稳稳地接过了话头,给朱瞻基和杨士奇解了围。
君臣二人暗暗对视一眼,舒了口气,暗道:这郑和倒是说得有鼻子有眼呢,恐怕早就知道朱希是谁了。
“原来如此,想不到我大明还有如郑大人这般长于远航的俊才。陛下,此番船队归来,可否请陛下为臣引荐朱希大人,臣可以请教一二。”
朱瞻基才放宽的心又紧了起来:“夏卿乃户部尚书,见朱希做什么,难道要细问下西洋的账目?”
“呵呵,陛下说笑了。账目自有吏员核对交接,臣一是慕其才华、想一睹风采,二是户部代表陛下,是西洋公司最大股东。船队正副使都是些什么人,考察其才具品性如何,也是臣的分内之事啊!”
杨士奇笑道:“夏大人果然户部尚书的秉性,三句话不离本行。朱希大人常年漂流于海上,甚少回中土,知其者寥寥。”
话说至此,朱瞻基不想在“朱希是谁”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便说道:
“郑和,你曾与朱希相识,识其才华品性。然而,朕新设旧港卫,意在长远经略,并不在一次、两次下西洋上。旧港卫、满剌加海峡,是大明西洋航路之关键,缺了朱希不行,须苦心经营几年方见成效。”
朱瞻基这番话,就是拒绝了郑和的提议。
显然,在没有考虑清楚之前,他是不会贸然同意高希成为一支全球最强大舰队副手的。
郑和、王景弘这些人都老了,在海上一旦身体有恙,高希就能顺理成章接管船队,再加上他在旧港卫的兵力和实权,割据一方轻而易举。
届时高希砍断西洋航路,不仅大明一路向西的海上强国梦会完蛋。
若高希整合南洋、西洋力量,大明海上力量就完全被锁死在了南海。
“皇权容不下亲情”,当年数度谋反的汉王说的这句话,再次回响在朱瞻基的耳边。
朱瞻基信任高希,但又不得不防。
朱瞻基一时神情落寞,无奈地轻叹一声,挥挥手。
三臣子会意,唯唯退出殿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