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这是朱元璋的主意(2 / 2)
“哦?有何办法,朕...郑大伯我倒想听一听。”永乐皇帝一听高希说有办法,一激动,又差点说漏嘴。
“就两条,一让瓦剌人知道我们的厉害,二适时伏击。”
“具体说一说。”
“瓦剌人不知何时来,抢了东西便跑,追击不是办法。不如在城外广布地雷,形成地雷带。”
“地雷?”永乐皇帝和杨士奇没明白是什么。
“地雷就是火器,埋在地下,踩上去就会爆炸。”
“哦,就是霹雳火球。”永乐皇帝明白过来。
《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中就有记载,说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在白沟河之战中,“景隆、英、杰藏火器地中,人马遇之,辄烂。”
当年的燕王,即现在的永乐皇帝,是吃过地雷的亏的,所以高希一说,他就想起来了,记忆犹新。
只不过地雷等爆炸器的使用,要到明中后期才较多地在战争中使用。
“地雷带可以布防两三道,任他瓦剌人什么时候来,只要人马一踩动引信,必将他们炸个稀巴烂。此外,再交织设下绊马索、陷阱坑等机关,炸不死他,也要让他们掉进各种机关。一旦听到爆炸或机关发作,就冲出去攻击,但应以远射弓箭、火枪为主,也不要追击,吓跑他们就行。我方以逸待劳,以少伤亡、不伤亡为目标,让来袭的瓦剌人有死伤就行。”
“那么伏击又该如何?”杨士奇问道。
“鞑靼和瓦剌人最常来袭的季节,应该是秋天,因为秋天粮食丰收了,他们便要来抢。所以,在他们最常出没的地点设伏,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让他们死伤惨重。”
“嗯,好,好...民则(高希的老师沈度的字)收的弟子果然不同凡响。”杨士奇连连点头在内心赞道。
永乐皇帝也豁然开朗,他听明白了,高希的主张和太子朱高炽的主张是一致的。
一方面,现在不宜打仗,因为还没有准备好,一旦准备好了才能打。
另一方面,则要威慑瓦剌。太子的意思是,降旨申斥顺宁王马哈木,以为缓兵之计。而高希的主张是,运用多重地雷带、主动伏击等防守反击式的军事手段震慑对方。
“嗯,你这两条主意不错。”永乐皇帝颇为满意。
“这不是我的主意,是我太祖高皇帝(即朱元璋)的主意。”高希说道。
“啥?”永乐皇帝和杨士奇都吓了一跳。
现在是永乐九年,太祖已经驾鹤西去十二年了,说的是什么鬼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