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惜时(1 / 2)
第一波众筹票销售,最终卖出去张众筹票,合计216两银子。这离十万张的总目标差远了!
但能够靠“卖纸”就筹集到两百多两银子,着实让张掌柜兴奋不已。
他以前只知道收布、卖布,做中间商,赚差价。现在才知道,卖纸就能弄来钱。
有了这笔钱,锦绣布行展开了更为庞大的收棉、收布计划,缩短了与织户的结算周期,对织户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大。
不光是华亭县,连上海县,还有邻近的嘉兴府的平湖、嘉善等地的织户,也开始加入锦绣布行的供销合作计划。
花色品种的增多,供应量的快速提升,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也让越来越多的外地客商,愿意向锦绣大批量采购棉布。
张掌柜再次认识到了高希的价值,他主动将高希的月银升到了“十五两”。
高希现在根本没时间考虑怎么花钱!
他现在满脑子,就是如何做好八股文。
每天除了背四书五经,就是刷题、刷题、刷题。然后将作业交给沈度点评,再听老师的骂声。
读累了,他就拉上袁、阎两兄弟去城外纵马骑射,或者单独约了袁纨在袁家的小花园里花前月下一翻,只恨没有电影院。
正月十五还没过完,华亭县衙礼房就贴出了二月县试的榜文。
榜文贴在县衙大门外的布告栏里,就算完事了。至于华亭县各城镇、乡村的考生是不是知道,那就不是礼房官僚吏员们要考虑的事了。
在信息传播落后的古代,有许多考生,特别是生活在乡下的考生,无法及时获知考试通知这样的信息,莫名其妙就错过了考试,是常有之事。
问题是,错过一次考试,又要等上两三年。
好在,闲人有的是!
正月正是农闲之时,不时有闲汉会来礼房门口转悠。
这里面有些人确实是闲汉,有些人则可能是考生委托打听考试信息的亲属、知交、朋友或正好来县城办事的人。这些人也有个身份名称,叫“考斗”。
高希倒是不用考斗来通报考试信息。他的业师是翰林老爷,考试通知一出,王知县已经派人来府上告知了沈度。
高希得了消息,立即修书一封,让平安赶快送回丁家村给自己的蒙师胡老秀才。
胡老秀才又回了信,让他赶快回丁家村,要检查他的功课。
虽然这半年,高希跟着沈度勤奋学习,中间也时不时回村向胡老秀才报告功课,但毕竟不在身边,这县试就要开始了,胡老秀才还是准备亲自检验一下他的学习成果。
临行前,又去拜辞沈度。
“希哥儿今年已经十九了吧?”沈度问道。
“去年在顾瞻书坊巧遇恩师之时,刚好十八岁。如今正月刚过,学生已经十九了。”
“嗯,二十取字。虽然你尚未足二十岁,下月是你第一次下场考试,为师就为你取字吧!”
高希的“希”字,有少的意思,所以他哥哥的名是“罕”,兄弟俩的“名”是有意思上的关联的。
沈度来回走了几步,然后悠悠地念道:“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是一首着名的唐诗,作者是一女子,名唤杜秋娘。
另一种说法是,这个杜秋娘只是能歌善舞,特别喜欢唱《金缕衣》,而这首诗的原作者却不知道是谁,无从查考了。
沈度语重心长地对高希道:“你的字就叫‘惜时’吧,你应该知道为师的冀望吧!”
高希自然地摇着折扇说道:“这首诗是说,华贵的金缕衣不足惜,但青春年少的光阴却无比珍贵。”
“好机会、好时光,就如盛开的花朵,要努力把握住,不要等到花谢了,才去折了一个空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