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朕就不信这个邪!(1 / 2)
“明辽之战”和“明夏之战”开局相似,都是用骑兵的前哨战拉开帷幕。
不同之处在于,全骑兵的辽军和四成骑兵的夏军,战术可不一样。
说起来辽皇所领的四万余兵力,比夏皇领的五万余兵马要少了两成。
实际上,去除万余民夫后,两万撞令郎加强弩军的组合,纯野战会被一万游骑折磨死。
所以四万余的辽军实际战力,比五万余夏军最少强上四成,这还是往少了算的。
因为铁鹞子、步跋子都不是辽骑对手,两家又不是没打过,西夏兵被打成狗。
……
天色已近黄昏,红日西垂,硕大日轮渲染着灿烂婀娜的彩霞。
在如此壮丽的背景下,万余明军仿佛从太阳中跃出来一般。
无数面飘扬的赤旗,被夕阳反衬的不再艳红,更像是粘稠不祥的血之暗红。
骑兵冲击和步卒冲锋不一样,步卒那是一锤子买卖,冲不动就死路一条,一旦溃退就是把后背卖给敌人剁。
骑兵都是成弧形攻势,贴着车阵一掠而过,马速不停,在预期最近的弧形顶端,距离车阵最近处抛射箭矢。
直接冲撞是不可能的,人傻、马也不傻。
如果明军主力是步卒,遇到这种动辄万骑不分前后方的箭雨。
只能组成龟甲阵,原地四面防守、利用步兵弓弩射程比骑弓远的优势反击,生怕一个疏忽被射崩一角,立马就是全面溃败之时。
可惜今天辽军屡试不爽的这一套,面对明军车阵屁用都不顶。
随着辽军两万部落游骑尽数出营,铺天盖地的气势相当骇人。
刘大平这边两千四百骑兵已经一再收缩距离,紧紧护着车阵前方。
骑兵们以营为单位,轮流打放后退回后方装填,如此反复,用三眼铳轰的敌骑始终不敢靠近百步距离。
确保车队不用考虑前方之敌,埋头赶路,始终向前。
而两翼和后侧各有两个营千六的“龙骑兵”,依托侧射二斤炮行进中的射击。
火枪哨的兵,已经不限于过去只能下马列阵轮射,在发现敌骑冲击前,单手持枪以臂肘为托,照样在马上轮番开火。
打空的火绳枪,靠近战车时,递给车上的炮营兄弟协助装填,配合默契。
虽然准头啥的不用多想,但是这威力和射程,能射三四十步的骑弓根本无法抗衡。
一旦大股来袭,超出龙骑兵的能力,营官们吹响口中警哨,立刻让出或前或后的射击位。
配合默契的车载二斤炮组,会用如雨的铁霰弹,把一切靠近百五十步之敌轰成筛子状。
唯一的弱点,只有车营后方因为角度问题,六十辆战车上的一百二十门二斤炮,只有一门可以在行进中朝后方射击。
火力相对较弱,但也仅仅是稍弱而已,别忘了战车速度虽然没有全速前进的战马快,但也比常人小跑速度快的多。
大明三百二十辆战车,搭载着六个营的炮兵,前有两千四百骑兵,两侧和后方各有千六“龙骑兵”贴身护卫。
虽然只是一万两千余人马,按“常理”两万骑兵出营对战,就算啃不动,也能威慑车队停步防御。
当赤旗飘扬的车阵滚滚而来,寸步不停、一往无前的事实让辽军深受刺激,但也无可奈何。
湖畔大营内一处两三人高的土台子,上面用彩绸充当三面帷幕、遮阳挡风。
天祚帝耶律延禧高居“御台”之上,坐东望西、面朝远处一览无遗的战场,气的脸色铁青。
御台上侍驾的辽军文武重臣,大气都不敢喘。
刚刚才发过狠的陛下,一厢情愿的认为明寇是“强弩之末”,都不需要再折损自家主力“宫卫军”和“皮室军”。
在夹山大营危难之时,送粮送人,下了大赌注的阴山室韦部(汪古部)酋长谟葛失,被封为“神于越王”。
陛下让他统领四部“详稳”(汉译为将军),两万余部落骑兵出阵,结果就打成这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