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游离于元素周期表外的新元素(1 / 2)
按差不多铜60%、金20%、银10%、锡5%、铁5%的比例秤出一百多斤金属,一股脑的塞入八卦炉中,开小火慢慢的加热,直至金属全部融化,混为合金溶液。
溶液冷却下来后,也和丹丸一样圆滚滚的,看上去好像老式的实心炮弹一样,就是这个重量,委实过分了点——四舍五入后勉强算得上一斤。
是的,让人没想到的是,一百多斤金属经过八卦炉小半天的的冶炼后,居然百不存一。
投入产出比连100:1都不到!
要知道,他用的可都是上好金属,纯度本就极高。
而按照最开始的预计,大钟的重量约为五百斤!也就是说,要想得到足够浇筑大钟的重量,他得重复五百多次!
李听白大为惊异,于是将得到的金属块送去科学院检测,通过各种仪器测量后得知,李听白送来的金属看性能的话,只不过是与普通钢铁无异,但奇就奇在,科学家们发现,这是一种纯金属!
(学校里学的都已经还给老师了,如有错误,求放过。)
如果不是相信李听白不会在这方面作假,现场的科学家们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接受,眼前其貌不扬的金属球,居然是由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混合而成的合金。
明明在微观条件下观察,表现出来的就是单质金属的特性,完全看不到任何以上五种金属的影子。
而且这种纯金属,是完全独立于元素周期表的排序规律的,非要强行排,估计得排到三百位开外了。
这一发现,顿时惊呆了科学家们。
好在经历了一系列不讲科学的毒打后,还能留在科研岗位的都是能接受了现实的,那些接受不了的要么已经改行,要么投身宗教事业。
在科学家们的强烈请求下,李听白把带来的金属球留在了研究院,供人研究,自己则空着手回家。
无奈,他只得再次开炉,又投入了一百多斤混合金属,依旧只得到了一斤不到的产物,按八个小时一斤来算,五百斤他得连续不断的干一百六十六点六六六天!
666!
不得已,李听白只得二选一,在降低钟的大小和等待一百六十多天之间,选择一个。
最终,他选择了再重新制作一个比现在大十倍的八卦炉。
哈哈,其实做出这个决定,也是有缘由的,不单单是为了冶炼金属,更因为大唐对丹药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原先大丹炉的产出逐渐有些满足不了需求。
既然如此,何不干脆扩大丹炉,把两件事一并解决。
说干就干,李听白让皇帝选好地址,毕竟一但丹炉大了十倍,再想移动就不太方便了。
最终,经过商定,这座丹炉坐落在了京城某处从不对外开放的山庄里。
大批军警荷枪实弹的把山脚围了起来,在沿途所有可能上山的位置,不知道布置了多少明岗暗哨,真叫一个水泄不通。
李听白就地搭建工棚,运来大批量的六一泥,生生用泥巴糊出了一个高五米的庞然大物,至于容量,也早超过了原先打算的十倍。
一米高的八卦炉看着就已经不小了,可跟眼前这个比起来,完全属于被吊打的那种。
一边等丹炉阴干的同时,请来的砖瓦匠师傅也开始了搭建火窑的工作。
这些师傅都是经过筛选的,不仅手艺精湛,性格也是一等一的稳重,加上知晓事关重大,因此做起工来格外仔细,生怕掉下去一块砖,砸到下面的炉子。
火窑一切顺利的封顶后,丹炉也差不多干透,可以生火煅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