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堂堂炎黄子孙,怎能受这样的鸟气!(1 / 2)
特别申明,本章又叫:赛博炼丹、我大唐航母起名“果下马”号怎么了!
......
不得不戳,道士一直是我们中华文明中最有探索欲和动手能力最强的一个群体,历史上没少捣鼓出好东西。
尽管都是无意间弄出来的,但并不能因此否决他们的功绩。
在下定决心后,道长们说干就干,火速在京城买下了好几家实验室,合并在一起挂牌成立了自己的研究院,招兵买马研究新六一泥。
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很快就有了眉目,据说效果很是不错,不仅用的都是清洁材料,不含任何有害物质、达到了可食用的标准。
还分了不同的标号,有细腻研磨、专注表面涂层的,有干燥后较为坚固适合作为主体的,还有隔热效果好的、耐腐蚀的、耐温差的、快干的......
李听白都不得不赞一声,专业!
道长们与时俱进,皇帝自然也不甘落后,拿到李听白的图纸,康平皇帝大手一挥送去了研究院,看能不能通过科学研究提出改进意见。
又是建模又是仪器分析,还制作了模型送去吹风洞。
看的李听白又一次傻眼,好家伙,赛博炼丹了属于是。
不得不说,在一大帮子国宝级科学家的鼓捣下,居然真就在壁室厚度、通风效率、高度大小、配方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有效建议。
李听白觉得很有用,基本都采纳,然后重新对设计进行了修改,直到自己很满意后,才对照着新的设计,像捏泥巴一样把炼丹炉捏了出来。
由于用的都是新材料新设计新工艺,李听白不敢赌自己一次就能成功,为了节省时间,多多试错,他一口气捏出了十座,每座都在形制和材料方面稍有差异。
待到全部阴干后,就分别送进火窑里,用不同的温度进行烧制。
第一窑,失败,炉子承受不住自重歪了。
第二窑,失败,火窑温度太高出现变形。
第三窑,失败,火窑温度太低有裂痕。
第四窑,失败,倒是没什么问题,但出来的也只是个普通炉子。
第五窑,失败,应该是用的六一泥有问题,需要改进配方。
第六窑,失败,表面有气泡,可能是燃烧时氧气不足,导致材料中的分解物未能充分氧化。
第七窑,失败,有小凹痕和气孔,同样是配方的问题需要改进配方。
第八窑,失败,局部温度没有控制好。
第九窑,失败,同样是有气泡,推测是入窑时水分太高。
第十窑,失败,烧制时升温太快、温度差较大,导致斑状发黄。
这个结果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超凡之物要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那早就满大街都是了,不就是失败几次,他们承受的起。
李听白同样不气馁,他早就预感到这次的尝试不会成功,盲人摸象怎么可能一次就得到全貌,当然是要多来几次的啦。
好好休息的同时总结经验教训,第二次又是十座丹炉同时烧制,这次的结果就有了很大的进步,十座炉子都烧制成功了,但也全都是普通货。
这就说明,炼丹炉的失败还有其他的原因在内。
是什么原因呢?